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2月11日發改委表示,受燃料成本上升、財務費用加大等因素影響,當前國內火電企業普遍經營困難,虧損面已超40%。
發改委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11月,火電行業資產負債率由72.7%上升到74.3%,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加23%,實現利潤同比下降38.8%,虧損面達到43%,同比增加了8個百分點。
在2010年1-11月期間,發電行業主營業務成本10081億元,同比上升23.4%;利息支出846億元,上升8.3%;利潤總額827億元,增長3.6%;電力供應行業主營業務成本21960億,同比上升20.8%;利息支出360億,上升1.7%;利潤總額592億,同比增加561億。
中電聯也在2月9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市場煤、計劃電”的體制性矛盾依然突出,電力企業已難以承受煤價頻繁上漲和電價調整滯后造成的剛性成本增加,火電行業嚴重虧損。為此,中電聯建議國家繼續堅持煤電聯動的原則和機制,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機制改革,盡快研究制訂科學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
電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火力發電是我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生產電能的主要方法。2011年我國火電行業仍面臨加大困難,如果不能在理順電價或電力體制改革方面有所突破,不僅影響煤、電兩大行業長期發展,全社會的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也會因此受阻。
中國節能產業網了解到,燃料作為火力發電企業的“食糧”,占整個火力發電成本的70-80%左右,有效控制好電廠的燃料成本支出,實施低成本競爭是發電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基本途徑。根據目前火電企業的經營活動實際,在固定成本和上網電價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決定利潤高低的是變動成本。而由于燃料成本占火電廠成本的70-80%左右,故控制好了燃料成本,就相當于掌握了電廠的利潤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