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加速發展能源等重點領域技術 | 04-24 |
中國將在未來15年內把發展能源和水資源、環境等11個重點領域的技術放在優先位置,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 國務院9日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出,重點領域是指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中重點發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撐的產業和行業。這些重點領域包括:能源、水和礦產資源、環境、農業、制造業、交通運輸業、信息產業及現代服務業、人口…… |
國家將嚴格控制高耗能資源性產品出口 | 04-24 |
7月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今年以來,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特別是經濟效益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值得高度重視,一是工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繼續提高,但增幅回落。二是虧損企業虧損額上升較快。三是行業之間效益水平明顯分化,不同地區之間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水平差異加大。其原因,既有生產成本上升幅度持續快于市場銷售價格的因素,也有部分行業生產增長快于市場需…… |
節約須重視開發和應用節能科技 | 04-24 |
國務院最近明確要求,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并在全社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一些媒體也紛紛刊登一些節約小常識,以號召全體公民從點滴做起,切實增強節約意識。但記者認為,節約決不是單靠增強老百姓的節約意識就能解決的,還應高度重視開發和應用節能科技。 由于現在我國市場上的用水器具、煤氣開關、電器開關等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龍頭、開關極易損壞,漏水、漏…… |
國家和企業在電力建設上頂牛 電力改革并不成功 | 04-24 |
■一方面電力過剩預警頻頻 ■一方面電廠建設熱火朝天 昨天,亞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在其《中國能源危機及節能政策》的演講中出示了兩張中國能耗與GDP增長之間關系的圖表,形象地說明了為什么中國近年來頻頻出現電荒。從圖中可以看出,自2001年起,中國能源的增長開始高于GDP的增長�! 〗鼇�,國家發改委頻發警告:明年電力可能過剩,而不少專家學者也都在不同場合表示了對電廠增速過快…… |
中國鋼鐵業節能潛力巨大 開始重點推廣節能技術 | 04-24 |
鋼鐵工業本身就是高耗能的行業,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日表示,鋼鐵業做好節能降耗潛力很大,從今年開始我國將在鋼鐵企業重點推廣節能技術。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羅冰生在接受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采訪時說,中國鋼鐵工業對能源的利用效率大體只達到30%,也就是說70%左右的能源沒有有效地利用,我們覺得在節能降耗,特別是提高資源率方面,鋼鐵工業潛力巨大�! ∫愿郀t綜合能量消耗為例,我們來看看鋼鐵…… |
電力節能潛力大 可再生能源優化產業結構是出路 | 04-24 |
時下,“節能”已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關鍵詞。為此,電力行業的節能狀況備受關注:電力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主要能源行業,同時也是資源密集型產業,將如何加大節能力度? 有專家指出,除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導致電力需求量擴大之外,用電效率不高,也是中國電力供應緊張的重要原因。據測算,中國單位GDP的耗電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亞行駐中國代表處完成的…… |
價格偏高質量良莠不齊 消費者買節能燈信心不足 | 04-24 |
通過減少浪費之舉實現節能降耗,如今已得到了多數老百姓的認同。記者近日采訪時發現,在我市,消費者對節能燈并不“買賬”,由于價格偏高,再加上質量良莠不齊,節能燈并未得到較好的推廣。 昨天上午,記者在我市幾家主要燈具廣場發現了同一種情況,各種節能燈具都價格不菲,同時,相差無幾的節能燈具價格卻相差很大。在建瑪特燈具廣場相距不太遠的兩個店里,記者先后問了同一型號的燈具,老板報的價格卻相差…… |
節能燈因何“墻內開花墻外香”? | 04-24 |
作為新型照明產品的節能燈,與同樣亮度的白熾燈相比可以節電80%,據專家計算,如果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12億只節能燈,其節電效果相當于新建一個三峽電站。然而由于行業市場混亂、缺乏扶持政策、宣傳不夠等原因,這一高效照明產品在國際市場大受歡迎,但在國內卻反應冷淡,無法發揮其巨大的節能作用。 事實上,節能燈與白熾燈相比具有高亮度、低耗能、光效穩定等優…… |
太陽能路燈上不了路說明什么 | 04-24 |
我國最權威的太陽能發電研究機構之一——教育部光伏系統工程研究中心,5年前就已經研制出太陽能路燈、庭院燈等一系列戶外太陽能燈具�?墒�,5年來,這些本可為國家節約大量能源的節能技術,卻一直無奈地“待字閨中”。專家痛心地說:“這是一種變相的能源浪費。” (7月26日新華社) 為什么這么一種好的節能技術遲遲不能發揮作用,是不是成本太高呢?不。據專家介紹,一盞普通路燈算上電力增容…… |
國家投資工程有望推廣“地源熱泵” | 04-24 |
北京市利用地源熱泵技術將在全國推廣。記者昨天從市建委獲悉,由建設部進行的調研結果表明,可以通過供熱制度改革,促進使用該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機制,特別對于政府投資工程,將強制使用該技術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500多萬平方米的各類建筑利用地源熱泵系統供暖供冷。據介紹,所謂地源熱泵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為熱源和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