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加拿大科學家在1月9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上發表文章稱,氣候變化至少將會持續到公元3000年。文章指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將對氣候產生無法阻止的影響,且至少在以后一千年中都會持續。研究人員估計,南極西部冰蓋將在公元3000年完全崩塌,最終導致全球海平面升高至少4米。 該項研究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全氣候模型來模擬預測一千年后地球的氣候狀況。該氣候模型是由加拿大環境部氣候建模和分析中心與卡爾加里大學的研究人員基于最佳假定條件和“零排放”場景建立的。
卡爾加里大學地理學教授、加拿大氣候變化首席研究員肖恩·馬歇爾介紹說,他們設立了一種場景,假定人類完全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不再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來分析在此前提下需要多久才能夠逆轉目前的氣候變化趨勢。研究小組對始于2010年和2100年的“零排放”場景進行了分析研究。
計算機模擬分析結果顯示,北半球的情況要好于南半球,像加拿大這樣的地區,在未來一千年氣候變化的趨勢將得到逆轉。但同時,北非地區將因干燥而有30%的土地沙漠化,南極附近海洋溫度將上升5攝氏度,這可能會誘發南極西部冰蓋大面積崩塌。
研究人員在模型中假定,南北之間存在差別是海水從北大西洋向南大西洋的緩慢運動造成的。據馬歇爾教授介紹,全球海洋和南半球的部分區域洋流擁有更多的慣性,因此變化發生得會更加緩慢一些,進入南大西洋中深部和深部洋流的慣性,意味著這些海洋區域目前開始變暖是上世紀二氧化碳排放引發的結果。模擬結果顯示,海洋變暖的趨勢在未來一千年內將會持續,而不會停止或逆轉。
科學家認為南半球的氣流可能也是影響因素之一。馬歇爾表示,南半球的風勢在未來將會加強并保持強勢,不會發生逆轉,這將使更多的熱量從大氣中傳入海洋,促使海洋進一步變暖。
總編輯圈點
在馬爾代夫如夢如幻的沙灘上,如果你被告知該島國50年后將被海洋徹底吞噬,沒有什么比這更直觀地讓人理解“氣候變化”的確切含義。事實上,仿佛在一夜之間,這個詞匯突然從科學家的實驗室逃逸出來,和社會、經濟、政治、外交等捆綁在一起,成了街頭巷尾的談資,更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央。加拿大科學家這項預測的邊際條件有待商榷,因而從科學的角度講,尚不能作為人類未來行動的指南,但卻足以給我們危機中的家園再次敲響警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