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認真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推動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為目標、以構建低碳綠色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為主線、以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為重點,加快推進建設產業結構優化、產業鏈完備、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續發展的“兩型”工業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 周長益
(一)加強“兩型”企業和園區建設。大力推進重點行業“兩型”企業創建試點,制定“兩型”企業認定標準;開展工業“零”排放示范園區建設,加強“兩型”企業和園區認定標準和鼓勵政策研究,探索建立節約生產、清潔生產、循環生產、低碳生產的新型生產方式。
(二)繼續抓好工業節能降耗。發布“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能耗排放準入指標,制定節能評估審核辦法,嚴格控制新上項目;建立工業節能降耗減排監測預警體系,推進重點用能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節能管理制度建設;繼續發布重點產品(工序)能效標桿指標,組織評估和樹立標桿企業,深入推動重點行業對標達標;繼續開展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督察,組織開展主要用能產品能效達標情況督察,制定內燃機超前性能效和排放標準,加強先進節能核心技術、替代燃料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推進工業企業鍋爐電機等主要用能設備節能改造編制節能產品推薦目錄繼續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自愿協議等新機制加強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引導企業應用信息通信技術推動節能減排完善高耗水行業現有企業用水先進指標用水限定指標和新建企業(項目)用水準入指標體系,加強重點用水行業節水。繼續推進機電產品包裝節材代木、金屬材料、水泥等節約代用。
(三)加快推進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以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涉重金屬工業行業為重點,編制和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深入推進清潔生產技術示范應用和推廣,加快推進重點工業行業、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編制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水平評價標準,推動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研究建立生態設計產品標識制度,開展試點。組織實施鋼鐵行業燒結煙氣脫硫實施方案,加強重金屬、有毒有害物質的防治和消納。推進電子電氣產品國推自愿性認證。
(四)大力推進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開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加快研究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程序和辦法。組織實施《金屬尾礦綜合利用專項規劃(2010-2015年)》、《赤泥綜合利用指導意見》。加快制定《“十二五”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專項規劃》、《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指導意見》、《堿渣綜合利用指導意見》、《尾礦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等。
(五)加快發展循環經濟、資源再生和再制造產業。發布實施工業循環經濟指導意見,組織實施循環經濟技術示范工程,發布工業循環經濟重大示范推廣技術目錄,推進循環經濟工業示范園區建設,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典型模式和產業鏈建設;推進水泥工業消納工業固廢、城市生活垃圾示范技術工程建設;制定再生有色金屬行業準入條件,開展示范工程和示范企業建設,推動廢舊金屬再生利用重點企業和園區發展,發展資源再生產業。
(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工業低碳發展。在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裝備等重點行業選擇一批技術成熟、減排潛力大的低碳技術,實施低碳技術示范工程,開展低碳工業園區試點示范,推動傳統產業的低碳化改造;建立企業、園區、行業等不同層次低碳評價指標體系,探索低碳產業發展模式;推動碳標識、低碳認證、碳排放標準研究,探索基于行業碳排放的經濟政策。
(七)加快發展節能環保裝備。制定《“十二五”節能環保裝備專項規劃》,組織研究制訂節能環保裝備、產品標準體系,引導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有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