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具有發光效率高、壽命長、結構緊湊等特點,其發光率和壽命是普通白熾燈泡的6倍以上,是當前國家大力推薦的綠色照明節能產品。但近年來,常有消費者反映節能燈“節電不省錢”。
2004年三季度,國家有關部門對廣州、上海兩地流通領域的64個品牌節能燈產品的安全性進行了監督抽查,合格產品只有25個,合格率僅為39%。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委托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對此次抽查合格的25個品牌的產品進行了技術性能指標測試。
經測試,25個樣本主要是色容差、光通維持率指標存在較大差距。
25個樣本中,色容差最大為11,最小為2。色容差大,說明產品的實際發光顏色與明示的發光顏色不相符。也就是說,如果色容差較大,既會造成節能燈的實際發光顏色與消費者希望獲得的燈光顏色不一致,而且同種顏色的節能燈同時點燃時,會造成消費者視覺的不舒適和疲勞。
光通維持率越高,節能燈維持正常發光狀況的時間越長,質量越好。消費者評價節能燈“節電不省錢”,主要是因為一些節能燈的光通維持率低,使用壽命短。國家推薦性標準GB/T17263-2002規定,節能燈在點燃2000小時后的光通維持率不得低于80%。25個樣本中,有6個樣本的光通維持率低于80%。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節能燈質量不能令人滿意。
近年來,節能燈的生產和消費發展迅猛,國外進口的產品逐步被國產化產品所替代。我國的節能燈生產企業逐漸由中小型、手工化、半自動化生產轉向大型自動化、規;a。但是,據業內人士介紹,由于我國消費市場的不完善,優質的產品在市場上得不到認可。因此,大型企業基本放棄了國內市場,產品幾乎90%以上出口,內銷的產品90%是小型企業生產的,這類企業在管理水平、技術條件、硬件設備、人員能力、營銷理念等各方面與大型企業相比有較大的差距。更由于國內市場供過于求,許多生產廠家不顧產品質量,盲目降低產品價格以求銷量,造成國內銷售市場質量較好的品牌數量很少,優質優價的產品為數不多。使老百姓誤認為節能燈節電不省錢,極大地影響了節能燈產品的推廣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