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調整進展緩慢給節能工作帶來很大壓力,要抑制重化工業過快增長,嚴格限制高耗能產業發展,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例如鋼鐵和水泥的產能仍然過剩,風電和多晶硅等新興產業也存在重復建設,同時,人民幣升值壓力和貿易保護所導致的摩擦也將加劇上述問題的嚴重性。要從根本上扭轉這種局面,變被動為主動,必須改變目前普遍存在的、依靠消耗物質資源支撐發展的粗放發展方式。
我國人均資源占有水平低、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一些企業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問題,而發達國家大力倡導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推動碳交易、碳關稅等節能環保技術標準、貿易壁壘和準則,這對我國形成巨大壓力,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加強政策的創新和引導。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七大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列入其中?梢妵覍窈蠊澞軠p排工作高度重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指出,要強化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完善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發揮市場作用,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企業和全社會節能減排內生動力;加強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加快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加強重點流域、區域、行業污染治理,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積極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
華建敏也表示,今后要大力倡導低碳發展理念和節能生活方式,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大力加強建筑節能工作,努力提高建筑用能效率,進一步健全配套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大執法力度,深化改革,建立節能長效機制。
即將迎來的“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更是艱巨,因此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工作。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