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來,節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主要高耗能產品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均不斷下降,能源利用效率總體不斷提高。2009年與2005年相比,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由1.276噸標準煤下降到1.077噸標準煤,累計下降15.6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由2.59噸標準煤下降到2.043噸標準煤,累計下降21.1%。“十一五”規劃提出單位GDP能耗減少20%的目標,今年是完成這一目標的最后一年。
華建敏指出中國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發展,產業結構偏重。全國重工業占工業產值從2000年的60.2%提高到2009年的70.5%,超過日本、德國、美國等在工業化過程中曾達到的峰值。工業特別是高耗能重化工業發展過快、比重過高,帶動了能源消耗的強勁增長。另外近年來交通運輸結構中道路、航空等能耗較高的運輸方式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滯后,大中城市小汽車發展過快,耗油量增長迅速。
國家和有關部門今年以來相繼出臺政策,確保節能減排實現預期目標。5月4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5月份開始,工業部門開始停止審批、核準、備案“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6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要求堅決抑制鋼鐵產能過快增長,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加快鋼鐵企業兼并重組。8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公告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18個行業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共涉及企業2087家,其中涉及企業數較多的行業有:水泥762家,造紙279家,印染201家,焦炭192家,煉鐵175家,鐵合金143家,制革84家。從各省分解落實情況看,淘汰任務較重、涉及企業數量較多的省份有:河南230家,山西226家,浙江180家,河北165家,云南165家,貴州128家。下半年,相關部門嚴格工作進度,加大督促檢查力度,防止落后產能轉移。
今年三季度以來,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今年前10月,工業節能取得顯著成效,6大高耗能行業增速回落明顯;11月份,高耗能行業增速略有反彈。前3季度,6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增速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低1.5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2.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57%,其中三季度同比下降10.37%;10月份,6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回落速度高于全部工業0.2個百分點;11月份,6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比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反彈速度高于全部工業0.1個百分點。能源公報也顯示,前3季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單位GDP能耗降低率顯示,除廣西 、青海、寧夏、新疆外,其他地方的數據都為負值。
西部一些地方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不明顯,也說明了我國節能減排呈現東、中、西階梯狀格局。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節能減排力度大,成效顯著,而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由于地方經濟發展的原因,多干快上,對節能減排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重視不夠。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和資源,今年國家對能源稅進行了改革,將實行誰使用誰付稅的原則,相信此舉會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帶來契機,同時也能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不久前透露,經初步估算,今年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十一五”節能目標有望如期實現,而減排目標已提前完成!笆晃濉逼陂g,我國推進節能減排的工作異常艱巨,但取得的成效舉世矚目。節能減排對推動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