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五”即將結束時,記者從中國一汽集團了解到,到2015年一汽總銷量要超過500萬輛,市場份額達到20%,銷售收入將超過6000億元,力爭利潤總額和自主利潤行業第一。節能目標是,“十二五”期間實現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50%的目標,繼續保持在國內行業領先水平。完成國家發改委及省、市政府下發的節能指標。在減排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5%。
圍繞這一目標一汽集團將進一步加強“三大體系”建設,為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創造有利條件;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結構調整,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改進工藝,實現節能降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完成國家、省、市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提高廢物資源化利用率,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十二五”期間新建廠必須配套建設先進的、高標準的污染治理設施,堅持節能、環保、低碳經濟理念,在設備發包中具體體現;老廠盡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生產技術、工藝和裝備;超標排放的單位,必須投入資金,新建和改造治理設施。新建廠必須配套建設先進的、高標準的污染治理設施。2010年-2012年,利用3年時間將114臺S7以下系列變壓器全部更新為S10系列以上節能型變壓器。改造變壓器容量340960KVA,實現每年節能580噸標準煤左右。此外,將改造供、用熱系統及設備,本部工廠全部取消工業蒸汽,改為高溫水供熱,提高熱能利用效率。每年可節約熱能25萬GJ、減少凝結水損失約20萬噸,折合標準煤8500噸左右。
下一步將依托大唐、華能等專業化供熱公司,逐步退出熱電站5臺75噸/時鍋爐、二廠區鍋爐房、吉林汽車公司以及其他相關子公司的鍋爐房等,實施大熱網集中供熱。在具備大熱網集中供熱的地區,各子公司將全部采用大熱網集中供熱,實現節約能源。
“十二五”期間,一汽集團將繼續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加大節能技改投入,各子公司按年度能源費用的3~5%用于節能技術改造和節能產品推廣,對于已經成型的節能新技術、新產品要強制性推廣應用。例如:陳舊工藝及設備改造、余熱回收利用、普及綠色照明、電動機變頻調速技術、無功功率補償技術等。對高耗能設備全部進行更新,對電站空壓機、鍛造蒸汽錘、二鑄沖天爐等設備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實現每年節能1.5萬噸標準煤左右。
在管理上將不斷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加強能源計量儀表配備,各子公司建立能源自動化信息系統,實現能源管理現代化。開展節能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宣貫,實施標準化管理。完善重點用能設備能效管理制度。加強重點用能設備節能監測,注重對終端用能設備的能效管理,提高終端能源利用效率。
在科技創新、技術進步方面將積極采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工廠區路燈、景觀燈采用太陽能(風能)路燈,工廠生活熱水普及太陽能熱水系統。積極改進汽車生產工藝,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推廣應用汽車涂裝水性漆技術,采取油漆免中途烘干處理技術。積極推進汽車產品輕量化,降低材料消耗和產品的能耗。應用精鍛、精鑄技術工藝,降低工序能耗。積極采用能源余熱、余壓利用,采取中水回用等措施,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速研發節能型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實現社會節能。
為此,一汽集團將實行項目評審,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制,根據能源消耗狀況和生產計劃,制定能源消耗指標,層層分解到車間。實行月統計、核算和分析,并納入各單位主要領導業績考核,嚴格實行獎懲制度。新建項目可研報告設有節能篇,并通過專業審查,對新項目節能技術應用情況進行評價。從源頭控制避免高耗能及落后產能、工藝、設備在新建項目中安裝使用。對達不到節能要求的項目不予通過。
盡快淘汰高污染生產工藝和裝備。利用工廠技術改造和搬遷的契機,用電爐替代沖天爐;并進一步同當地政府和有關企業溝通協商,盡可能地引進社會熱源,逐步取締動能分公司熱電廠5臺75蒸噸/小時鍋爐。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逐步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在新建廠時優先采用清潔的生產技術、工藝和裝備,使用清潔的原輔材料,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同時組織污染負荷較大的單位,逐步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建設先進的、高水準的污染治理設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