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珠海市為達到節能減排下降5%的目標,近日啟動了珠海30年來最嚴節能降耗B級預案,要求在年底前,除全市大中小學及社會管理組織的機房、檔案室等特殊場所外,其他公共機構空調全部停用。由于尚未出臺配套細則,有市民擔心,此禁令可能面臨執行難。我們連線中央臺駐珠海記者張丹麗了解詳細情況。
主持人:珠海市各公共機構接到停用空調的“禁令”后,目前執行情況如何?
記者:這幾天由于珠海受冷空氣影響,最高氣溫只有22度,珠海的各政府機關、超市、醫院等場所的空調基本已停止使用。根據規定,全市商場、酒店、餐飲企業、娛樂場所等用能單位在環境溫度高于28攝氏度時,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攝氏度;環境溫度低于20攝氏度時,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高于20攝氏度。環境溫度在20攝氏度到28攝氏度之間時,如果條件允許,關?照{設備,使用通風設備。有條件的商場、酒店、餐飲企業、娛樂場所等營業場所實施空調間歇運行。目前,全市商場、酒店用能管理也要按照標準來執行。而珠海市發改部門已暫停高耗能項目的環評、核準和審批,力爭完成珠海市“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
主持人:面對使用空調禁令,珠海各單位和市民有什么樣的反應?
記者:有市民認為,停用空調主要與天氣降溫有關,由于尚未出臺配套細則,若天氣回暖,禁令可能面臨執行難。同時,醫院方面多表示,將根據醫院的實際需要決定是否停用空調。不少市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公共機構停止使用空調等措施對于節能降耗會有很大的作用,但措施的剛性實施還要靠配套細則來支撐。否則,要么容易流于一刀切,要么難以真正落實,導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政府相關部門也表示,“限空調令”不是一刀切,不排除升溫后一些醫院特護病房等特殊場所破例使用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