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日前發布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顯示,我國“十二五”末高耗能產品的單耗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耗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要在“十一五”末的基礎上再下降10%,同時主要產品要實現清潔生產。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規模已居世界前列,已然成為世界石油化工大國之一。但是由于國內石油化工行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技術工藝水平較為落后,生產的主要產品大都是屬于“兩高一資”產品,與世界石油化工強國的距離還比較大。近年來,隨著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的日益凸顯,調整產業結構和實現行業的節能減排已逐漸成為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重點,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0-2015年中國低碳經濟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從2005年到2009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其中,2009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2.2%。
目前我國節能減排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任務仍然十分艱巨。特別是今年三季度以來,各地方政府為了沖刺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不管生產企業是先進還是落后采取一刀切的拉閘限電措施,更是給節能減排的數據添加了水分。常軼智認為,這種行為雖然可以大大降低能耗物耗從而扮靚節能減排的數據,但是對于實質性的節能減排沒有任何意義,反而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正常發展。
目前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難度較大,大部分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沒有有效的治理辦法,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節能減排壓力仍然比較大。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低碳經濟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燒堿、純堿、電石、黃磷等產品的平均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在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