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半月之久的國家第二批大型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中標結果9月15日終于出爐,備受業界爭議的13個最低報價如愿以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成為最大贏家,但民營企業卻集體踏空。
以最低報價為武器,央企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中電投”)成功拿下了中國最大規模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項目的半壁江山。在總裝機容量280兆瓦的13個光伏電站項目中,中電投中標了7個項目,合計裝機容量150兆瓦,成為40余家投標企業中的最大贏家。
作為中國第五大發電央企,中電投在資產規模、裝機容量和光伏電站資源儲備上均落后于其他四家央企。該公司在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上超低價大舉出擊,意在扭轉劣勢,爭搶未來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的主導權,不過其代價是中標項目面臨著嚴峻的盈利挑戰。為了增大中標項目的盈利可能性,中電投計劃全部使用自有資金,不使用任何銀行貸款,同時將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由8%調低至5%。
據悉,作為迄今為止中國最大規模光伏電站的特許權招標,此次項目共涉及陜西、青海、甘肅、內蒙古、寧夏和新疆等西北六省區的13個光伏電站項目,裝機容量共計280兆瓦。
秉承“報價最低者即為中標人”原則,國家第二批大型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中標電價全部低于1元/千瓦時。最高電價為0.9907元/千瓦時,最低電價僅為0.7288元/千瓦時。
而此次參與招標的民營企業卻無一家中標,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尚德、江西塞維等民營光伏大戶都無一幸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