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2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聯合主辦的淘汰低效照明產品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球11個國家的近200名代表共聚北京,回顧照明發展歷程、探討照明未來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財政部國際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及中國全球環境基金工作秘書處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并致辭。
1879年,愛迪生發明第一只鎢絲燈泡,自此白熾燈為人類照亮了130多年。白熾燈靠鎢絲燃燒發光,光轉換效率約為15%。如果用節能燈替代白熾燈,可節電60-80%,節能減排效果明顯。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資源環境問題的日益凸現,節能燈、半導體照明等高效節能光源產銷量逐年增加。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許多國家出臺了淘汰低效照明產品的行動計劃。為響應國際社會淘汰低效照明產品的潮流、進一步推動中國綠色照明工程,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于2009年聯合啟動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主要內容就是研究制定淘汰白熾燈、推廣節能燈的行動計劃和政策措施。
本次會議包括主會、分會、展覽三個部分,其中主會圍繞淘汰低效照明產品的相關政策措施展開研討;分會圍繞節能燈汞污染控制及廢舊燈管回收、半導體照明在替代低效照明產品中的作用進行交流;展覽展示了我國綠色照明工程的主要進展。會議匯集了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荷蘭、菲律賓等國直接從事照明行業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的最新資訊及研究成果,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照明行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可持續能源是中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一個基礎前提,綠色能源亦對達到小康目標非常關鍵,”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副國別主任森本秋繪在研討會上說,“逐步淘汰白熾燈不僅僅是一種可能,而是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一項活動,并且在中國正在大規模展開!
作為“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的一部分,此次研討會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共同舉辦,旨在讓參加者了解并交流中國在第一年項目執行中的經驗。
研討會上,有關人員介紹了項目開展以來的主要成就,包括淘汰白熾燈的路線圖和推廣節能燈計劃的制定,以及在偏遠地區開展的送節能燈活動。例如,在此項目支持下,甘肅定西在2009年12月獲贈10萬只節能燈。
照明占能源消耗的19%,而使用節能燈可以使這個數字減少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于去年7月在綠色照明項目的簽字儀式上所言,“改變一個燈泡,同時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就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