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陜西省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北元化工集團不斷更新發展觀念,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目前,該公司正在逐步形成“煤、焦、電、電石、聚氯乙烯、水泥、聚氯乙烯下游產品”的一體化循環生產模式,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循環經濟產業鏈。
北元化工深知走節能環保、發展循環經濟道路對于企業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意義,組織精兵強將,實施技術攻關,使公司的10萬噸聚氯乙烯生產線的廢水、廢氣、廢渣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在廢水治理方面,公司通過濃水回收系統日節約新鮮水700噸,年節約生產成本50萬元。乙炔站每天產生大量電石泥壓濾水,這些廢水經污水處理站處理后,送往錦龍水泥廠用于水泥生產。還通過增加水槽與冷凍鹽水換熱后循環使用,避免了外排造成的水資源浪費,年可節約資金12萬元。這些措施,不僅節約了水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實現了企業間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在廢氣治理方面,公司采用變壓吸附技術將氯乙烯裝置分餾尾氣中的氯乙烯和乙炔進行回收利用,同時使氣體凈化后達標排放。尾氣吸附裝置投運后,每小時處理尾氣500立方米,年回收氯乙烯290萬立方米、乙炔氣5800立方米,年收益500萬元以上。
在廢渣治理方面,該公司將生產線每年產生的24萬噸電石泥壓濾后,送往錦龍水泥廠作為水泥生產原料,形成了“聚氯乙烯—電石渣—水泥”的資源循環利用鏈條,年可處理電石泥廢渣22.5萬噸(干基)、減排二氧化碳約11萬噸。
在規劃建設100萬噸聚氯乙烯循環綜合利用項目時,該公司汲取10萬噸聚氯乙烯項目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的成功經驗,并進一步完善各環節和程序,以擴大循環經濟效益。
這條生產線充分利用聚氯乙烯項目所產生的廢棄電石渣,及熱電裝置和周邊燃煤電廠所產生的粉煤灰,著力建設電石渣綜合利用2×3000噸/日熟料水泥生產線。該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生產水泥熟料180萬噸、水泥220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量約100萬噸。
目前,該公司與中國碳基金簽訂了《碳減排量買賣協議》,建立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每年可收益6000萬元。
深入專題了解:CDM清潔發展機制基金在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