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非政府組織公布哥本哈根氣候條約初稿 |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09-12-10 16:44:46 用手機瀏覽 |
由全球主要非政府組織的一些氣候變化專家最近公布了由他們起草的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氣候條約的初稿。這份初稿將為各國政府提供一個年底即將形成的氣候變化談判決議的基準。 哥本哈根氣候協議是由來自綠色和平、WWF、獨立活動聯盟、德國觀察、大衛鈴木基金會、烏蘭克國家生態中心以及世界各地的獨立專家撰寫起草。該條約呼吁一項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出臺,該協議由三部分組成,即:強化工業化國家義務的更新版《京都議定書》;一個對美國的減排承諾具有法律約束力、并為發展中國家在得到工業化國家支持的低碳發展鋪平道路的哥本哈根議定書;為未來三年談判奠定基礎的一系列決議。 哥本哈根氣候條約包括:截至2020年,全球所有溫室氣體產生的年度全球碳預算將不能超過36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要基本下降到1990年的水平,截至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至72億噸當量,換言之,應低于1990年水平的80%。 這份160頁的哥本哈根氣候條約將分發給192個國家和地區的談判代表。它是由世界上在氣候變化領域最富有經驗的非政府組織們歷時一年時間撰寫。這份條約包含了一個完整的法律文本,包括向世界提供公平和有遠大影響的協議所需要的主要內容,從而力爭實現使氣候變化的影響低于大多數科學家所界定的不可接受的危險界限。 該文件闡述了整個世界必須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認識到全球氣溫上升幅度必須保持低于2℃。它提出了一個全球排放量上限——碳預算,同時詳細說明了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如何為保障地球的安全和人們的安居樂業做貢獻,并指出地球上最貧窮和最脆弱的國家如何才能得到保護和補償。適應是該條約的是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概述了一個適應行動框架,其中包括補助金、保險和對最脆弱國家的補償。
深入專題了解: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