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薄膜技術有望重振低迷中的歐洲光伏產業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09/11/24 23:08:54 用手機瀏覽

  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板由結晶硅片制成,采用 180-230 微米的多晶硅。相反,薄膜面板通過在基板上沉積多層其它材料制成,厚度為幾微米。兩種技術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效率與每瓦發電成本。

    薄膜面板在把陽光轉變成電力時效率較低,但其制造成本也明顯較低。值得注意的是,薄膜在安裝空間有限時處于劣勢,如住宅屋頂。薄膜安裝可能需要多占15-40%的空間才能達到與結晶硅相同的整體系統功率輸出。這往往限制其在某些應用領域的吸引力。

    價格學習曲線

    預計明年薄膜模塊的平均價格將下降至1.40美元,低于2009年的1.70美元。2010年結晶硅面板的平均價格預計會下降至2.00美元,今年是2.50美元。iSuppli公司預測,到2012年,結晶硅將在一定程度上縮小這種價格差距,因為它的供應商都財力雄厚,他們不斷在資本支出、技術研發和改進生產工藝方面投入巨資。

    薄膜技術多種多樣

    薄膜光伏技術有很多種。他們的效率大多低于10%,但有些在實驗室可以達到15%以上。其中有些技術被稱為單結,使用一個二極管。最近發展到使用多個結相互疊加在一起,也稱為串聯和三結,這樣可以通過使用不同的材料組合或結吸收更寬的光譜。

    這些技術大多依賴于化學氣相沉積(CVD)或絲網印刷衍生出來的工藝,把各層材料沉積在不同的基板上,即玻璃和各種塑料。最近出現的一些技術使用噴墨打印之類的方法,以更快地沉積材料。

    推動薄膜技術加速發展的另一個因素,是應用材料、歐瑞康和Centrotherm等公司提供更多的一攬子生產線。

    基于硅的薄膜包括非晶(aSi)與微晶硅(μSi)的各種組合,主要根據成本和光吸收能力進行權衡。處于開發或早期生產階段的是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它使用吸光染料。一家名為G24i的公司宣稱已率先把這項技術商業化。有機/聚合物技術也正在開發之中,有報告稱實驗室效率接近7%。

    經過多年的技術和生產工藝開發,CIS/CIGS(銅銦鎵二硒/銅銦鎵鎵二硒)技術今年已經開始大量出貨。Nanosolar是該領域最引人注目的公司之一,在9月宣布開始利用其高產量卷繞式生產工藝批量出貨,開始履行41億美元訂單。

    碲化鎘(CdTe)是當今最大的商業薄膜技術,FirstSolar是主要供應商。按功率計算,CdTe占2009年薄膜產量的53%。它將繼續是占主導地位的薄膜技術,但iSuppli公司預測,先進的aSi/μSi技術,即串聯和三結,以及CIS/CIGS技術,到2013年會與碲化鎘平分秋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應“往前走一步”
“十三五”裝機規劃有望上調 光伏產業迎政策暖風
光伏產業調控不是“一刀切”
我國加快分布式光伏電站推廣步伐
光伏將成為中國綠色經濟增長引擎
工信部:上半年光伏業同比增長30%總產值超2000億元
光伏產業向質量效益型加速轉變
京津冀布局“十三五”新能源產業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