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包括陜西西安市在內的全國46個重點城市被列為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到明年年底前,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垃圾分類不單單從一個桶分成了四個桶,還多了規矩和準則。幾個月過去,垃圾分類落實情況如何?
垃圾“一桶扔”難杜絕
西安市提出,2019年要實現城市垃圾分類全覆蓋;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規定西安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單位或個人違反規定隨意投放生活垃圾的,個人罰款100元以上200元以下,單位罰款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并將不良信息納入個人征信系統。這意味著西安垃圾分類邁入“強制時代”。
然而,在一些老舊小區,垃圾“一桶扔”現象仍然存在。在碑林區文藝路自由宅小區,居民垃圾不分類就隨意丟進桶里;即便有分揀,物業管理員也只是出于經濟需求,把廢紙箱紙盒揀出來,并非從環保角度出發。
按照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第二章第七條的規定,建筑垃圾排放人應當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危險廢物混合處置。但在西安市高新區糖果小區,不僅建筑垃圾長期堆放,鞋盒、燈具、收納盒、電線電纜等生活垃圾也和這些建筑垃圾混放在一起。
垃圾清運仍“混裝”
而相關的管理部門做得又如何呢?記者蹲守調查發現,本應該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其他垃圾和廚余垃圾以及可回收垃圾在垃圾車里再次相遇了。大件的沙發墊、鋼構的簡易衣柜、布料衣物、書本包裝盒、塑料泡沫板、玻璃瓶,甚至是樹枝、木板,被一股腦地倒進了垃圾清運車里。
一位在這里工作了多年的保潔員表示,這都是免不了的:“你說都拉到這里了,你能讓他拉回去嗎?”
西安市城管局生活垃圾末端處理小組組長孫建軍坦言,垃圾分類不能僅僅只依靠民眾的自覺,而是要建立在社會約束和管理之上,還需要政府建立持續的考核體系!霸诶诸愡@個過程中,西安的確還有問題!
垃圾分類“面子”和“里子”都要做到位
垃圾分類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并不是源頭分類了,垃圾分類工作就完成了。分類后的垃圾該如何進行無害化、環保處理運輸是否真正實現了分裝分運?對于違反垃圾分類的,執法工作是否能做到持之以恒、違法必究?進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垃圾分類工作就會變成走過場。
推進垃圾分類是大好事,“面子”和“里子”都要做好,硬件設施有了,還需要每一個環節都能按照要求做到位。這其中,更少不了加大監督和執法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