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行業要聞 >> 正文
補貼逐漸退坡 新能源車市迎來拐點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19/11/10 18:41:17 用手機瀏覽

進入“金九”,我國整體車市銷量下滑之勢并沒有得到遏制。截至9月,我國整體車市銷量已連續15個月下滑。不止如此,一路高歌猛進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已連續三個月出現負增長。

7月是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過渡期結束后的第一個月,同時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兩年來首現負增長的月份。“公司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原因是,受新能源補貼大幅退坡影響較大”,國內多家上市車企披露的三季報中這句話被頻繁提及。

按照20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要求,6月25日補貼過渡期后,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的不僅不能再享受地方政府提供的補貼,國家補貼也減少超50%。這預示著,6月25日后,消費者要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或許將更貴。

受此影響,眾多權衡購買新能源汽車還是燃油車的車主,最終選擇了燃油車。此外,補貼新政過渡期結束前,有大量消費者提前購買新能源汽車,消費力提前透支,也使得7月后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乏力。

事實上,新能源補貼逐步退出對于車企和消費者來說是早已知道的既定事實。此次新能源補貼進入退出倒計時,讓一些還能獲得更多補貼的消費者選車時更理性。接下來,除一些限行、限購城市,消費者會更多地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其他地區的消費者,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考慮更多的應該會是車輛的性價比、充電便利性,而不是哪款車補貼多。

這也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因新能源補貼帶來高增長之勢或將逐步放緩,新能源車市將在補貼退出中迎來拐點。

按照相關規定,2020年后,我國新能源補貼將全部退出,新能源車市將由政策驅動進入市場驅動。回歸市場后,消費者考察更多的是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的實用性和性價比。車企想要贏得市場,不僅要努力提升新能源核心技術,更要了解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不可否認,新能源補貼政策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奠定了基礎,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和接受新能源汽車。眼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已穩居全球第一,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而伴隨著補貼的逐步退坡,車市回歸靠產品說話時,消費者也會采取貨比三家的方式,選出最適合的車型。如,消費者對購買車輛的選車標準,包括車輛外形設計、舒適度、智能化程度、續駛里程、安全性、服務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然,健全的充電基礎設施做配套,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的發展關鍵。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46.6萬臺,其中交流充電樁27.1萬臺、直流充電樁19.5萬臺、交直流一體充電樁549臺。不過,從公布的數據來看,國內充電樁布局并不均勻,主要集中在北、上、廣等少數城市,其他多數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并不健全。

事實上,對那些新能源汽車還持觀望狀態的消費者來說,下不了決心購買新能源車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充電不方便,還存在里程焦慮。也正因如此,國家財政補貼開始由對新能源汽車補貼轉向扶持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財政補貼退出,加上國外車企新能源產品的加入,將給國內新能源車企帶來危機感和緊迫感。市場競爭的日趨白日化,也將給新能源車市帶來新一輪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