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高層動態 >> 正文
海峽兩岸風電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在臺北成功舉辦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09-10-1 16:10:34 用手機瀏覽

    2009年8月17日至18日,由國家發改委能源所、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和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以及臺灣風能協會共同主辦的“兩岸風力發電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在臺北成功舉辦。來自兩岸能源主管部門、研究和設計單位、電網和電力企業、風電制造和開發企業的500多代表參加了會議。參會的大陸代表團70多人,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國家能源局劉琦副局長率領。會議緊密圍繞兩岸風電產業的發展戰略與發展政策、兩岸攜手合作進軍國際市場、兩岸風電教育與人才交流、兩岸海上風電商機與合作機會等主題開展了深入的研討與交流。

    啟動兩岸風電產業交流與合作是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劉琦副局長在會議開幕式致辭中詳細介紹了大陸近年來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風電產業發展的成就和經驗,對開展兩岸風電產業合作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劉琦指出,兩岸風電產業界聚首臺北,共商兩岸風電產業合作方略,共謀兩岸風電產業發展大計,是繼“2009兩岸太陽能光伏產業研討會”之后,兩岸新能源合作的延續和拓展。他強調,雖然兩岸發展階段、經濟規模有所不同,但都把新能源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希望通過加強新能源領域的合作,為兩岸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會上,臺灣能源主管部門負責人葉惠青先生表示,風電產業是臺灣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大陸擁有完整的制造供應體系和龐大的內需市場,臺灣則在關鍵零部件的制造品質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兩岸風電產業各具特色,具有良好的互補性。

    這次會議也開啟了兩岸風電產業界的直接對話與交流。會議期間,能源研究所韓文科所長和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曲新生副院長共同主持了兩岸風電產業發展與合作論壇。兩岸的主要風電企業負責人就建立兩岸風電產業長期交流平臺、設立兩岸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整合兩岸風電產業鏈,提高兩岸風電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共同拓展全球市場等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會議回顧了兩岸風電發展的歷程,展望了兩岸風電合作的前景。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此次會議是海峽兩岸風電產業合作的新起點。經過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大陸已步入了風電規;l展階段,具有較強的整機制造能力,市場迅速成長,并正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臺灣具有較強的零部件設計和開發能力,有較為成熟的國際營銷渠道和經驗,有豐富的風電場建設和運營經驗,在技術、產業及人才等方面有優勢。兩岸應發揮各自所長,優勢互補,開展長期合作,共同研發核心技術,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共同參與國際標準的制訂與完善,搶占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提高兩岸風電產業的質量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為促進兩岸的經貿聯系和交流合作做出貢獻。

    會議結束時,兩岸風能協會簽署了《兩岸風力發電產業合作意向書》,為建立兩岸風電及相關領域的常態交流與合作平臺奠定了基礎。

    會議期間,韓文科所長還陪同劉琦副局長訪問了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東元集團、太陽能光電城示范區、彰工風電場等,了解了臺灣風電和光電產業的發展情況,受到了臺灣產業界的熱情接待,感受到了臺灣風電企業對兩岸合作的熱切期盼。

    這次大陸代表團在臺期間,正值臺灣展開莫拉克臺風災害救助時期,代表團團長劉琦副局長多次表達了對遭受風災的骨肉同胞的同情和慰問,祈愿受災同胞能戰勝災害,早日恢復生產及生活,重建美好家園。代表團成員個人和有關企業,聯合捐款100萬元人民幣,以幫助受災同胞重建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節能減排擴大需求 風電商搶食600億訂單
第三屆海上風能產業鏈供需合作洽談會即將舉行
內蒙古8成風電機組不能出力 風電為何送不出
臺灣節能減碳計劃:2020年回歸05年排放基準
臺灣機構首次以"中國"身份參加哥本哈根會議
兩岸優勢結合將改變全球LED競爭格局
風電產業潛力巨大已成為丹麥的新能源生力軍
湖北風電產業剛起步 須從風電裝備突圍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