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一江連六國”,流域廣大,支流縱橫,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如何維持水電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周邊環境的生態平衡,一直是水電站建設發展進程中面對的重大課題。華能集團秉承“三色”公司使命,創新性地按照工程項目與生態環保項目同時設計、超前實施、提前投運這一“適度超前”的原則,在工程建設運行各個階段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把保護環境貫穿于水電規劃、工程勘測設計、項目施工建設和電站運行管理全過程中,積極探索和研究保護周圍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在打造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雙贏之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1999年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響應國家“西電東送”號召,對瀾滄江流域水能資源進行梯級開發起,就秉承華能集團“三色公司”理念,堅持綠色、和諧的科學發展方式,充分發揮流域優勢,精心統籌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20年來,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瀾滄江記錄了瀾滄江公司的水電開發綠色發展之路。
消失在規劃圖上的電站
到過梅里雪山的人,一定會被“明永冰川”的壯美所震撼,這條冰川位于云南迪慶德欽縣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下,是麗江旅游線路中最為經典的戶外徒步線路之一。
在最早的瀾滄江水電開發規劃圖上,瀾滄江上游河段規劃的是“一庫八級”方案,其中第二級果念電站從常規水電開發觀點看,地理條件比較優越,又可以直接利用古水水庫進行調節,裝機大,造價低,建壩條件好,是一個難得的好項目。但是,果念電站的選址位置接近明永冰川,為了避免對冰川造成影響和破壞,瀾滄江公司毅然決定從規劃圖上抹去了“果念”,最終選擇了瀾滄江上游“一庫七級”方案。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瀾滄江水電開發規劃始終以“生態優先”為原則,為避讓“三江并流”世界遺產地、芒康滇金絲猴自然保護區、鹽井鹽田歷史遺跡等環境敏感區,瀾滄江公司將原規劃的23個梯級電站減少到18個梯級電站。瀾滄江流域共留出天然河段305.2公里,占瀾滄江干流長度的19.3%,保留了珍稀魚類的重要生存環境,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首創水電建設植物保護新模式——“植物移民”
在瀾滄江水電建設中有一群規模龐大的特殊移民——植物移民。為了保護電站淹沒區、建設區的珍稀植物,瀾滄江公司在流域景洪、糯扎渡、小灣等電站斥巨資建設了珍稀植物園或珍稀植物移栽區。其中,景洪電站建設了珍稀植物移栽保護地,移栽珍稀植物35000余株,開辟了占地500畝的大象飼料基地。糯扎渡電站建立了100畝珍稀植物園,移植保護植物18種共13444株,蓖齒蘇鐵、寬葉蘇鐵、金毛狗、千果欖仁等國家保護珍稀植物就是電站的第一批 “移民”。小灣電站設置了珍稀植物移栽區,移植了工區庫區全部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千果欖仁、紅椿。黃登電站為保護電站庫區當地狹域植物,對庫區約700株狹域物種尖葉木樨欖進行了移栽,建設了尖葉木樨欖苗圃,共育苗約19000株,電站出資與地方共建了庫區尖葉木樨欖保護小區,開創了國內實施當地狹域植物保護管理新模式。
與珍稀動物做好鄰居
瀾滄江流域梯級電站開發范圍不可避免的會涉及自然保護區,但如何將對動物的影響降到最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直是瀾滄江公司致力于探索并解決的問題。
在位于瀾滄江下游普洱市思茅區和瀾滄縣交界處的糯扎渡電站,記者看到這樣的景觀,電站園區內既建有辦公樓、職工宿舍樓,也有珍稀動物拯救站和珍稀植物園。一邊住著電站職工,另一邊住著60多只(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蜂猴、鱷魚、巨蜥、黑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野豬、白鷴等。人與動物共處,一派和諧景象。
糯扎渡珍稀動物拯救站是國內首家由企業投資實施的動物拯救站,用于收救、暫養電站周邊的國家保護動物,待野化訓養后放歸自然。記者了解到,這在瀾滄江流域電站開發中并不是獨一份兒。
2008年,瀾滄江公司還配合地方政府在小灣電站庫區涉及的永平金光寺自然保護區設置了野生動物避難所,并建立了巍山綠孔雀保護點和獼猴保護區。
多年來,瀾滄江流域電站既是職工的又一處家,也是當地珍稀動植物的家園。
為瀾滄江魚類建棲息地保護區
瀾滄江源起青藏高原,一路奔流向南,流域魚類資源極為豐富,已知魚類多達1700多種,魚類多樣性在世界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二,僅次于亞馬遜河流域。對魚類資源的保護是維護瀾滄江流域生態平衡的首要任務。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苗尾電站建設前期,瀾滄江公司投資1.4億元,與蘭坪縣政府和基獨河電站業主簽訂了收購已建電站和不再進行上游三級電站開發的協議,拆除小水電站的水工建筑物,對河道的岸坡進行治理,保證河道水流暢通。按照河段魚類產卵繁殖力學的特征,在河道里重塑微地形、拋投卵石和樹木樁,在部分河段堤防內建設人工魚巢,營造出了適宜魚類產卵繁殖的生存條件,為瀾滄江的魚類重建了一個“新家”。
這種由企業出資購買拆除經濟效益好的小型水電站,為魚類建立棲息地保護區,在全國尚屬首創。隨后,黃登、托巴、烏弄龍電站庫區德慶河、永春河、雨崩曲等支流也相繼建立了魚類棲息保護地。
多年來,在梯級水電站工程建設過程中,瀾滄江公司始終堅持積極做好水生生態保護工作,目前已建成糯扎渡、功果橋、黃登、龍開口(金沙江)等4個人工魚類增殖放流站,開展珍稀魚類增殖放流和技術研究。截至2018年年底,已實現巨魾、瀾滄裂腹魚、后背鱸鯉等13種魚類人工增殖技術,已放流巨魾、瀾滄裂腹魚、后背鱸鯉等11種魚類人工增殖土著魚類252萬尾。
為了更便于將大量的瀾滄江土著魚從壩下運到壩上水庫放流,有效保證大壩上下游魚類種群基因交流,公司還先后在烏弄龍、黃登、大華橋進行升魚機系統建設,黃登水電站升魚機升魚高度150米(從1474米到1624米),是我國第一部且提升高度最高的升魚機。電站員工戲稱“這是讓瀾滄江的魚兒也享受了坐電梯”。
建設“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中國美麗電廠
“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是綠色電站的最明顯標志。走進瀾滄江流域電站,有些電站亭臺水榭、鳥語花香,頗有江南園林的風味;有些電站綠樹成蔭,恢弘大氣,別有北方景觀的氣質。建筑風格雖然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常常吸引電站周邊百姓和外地游客前來游覽。
公司負責人表示,瀾滄江公司早在設計階段就對電站生態景觀和生態修復進行了總體策劃,渣場做到先擋后棄,施工跡地分層次、分重點、分部位合理實施生態修復工作,有效緩解或避免了工程建設造成新增水土流失,樹立了水電工程建設水土保持示范電站的典范。小灣、功果橋、糯扎渡電站先后獲得水利部授予的“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稱號。
在電站施工建設過程中,各電站生產生活廢污水經處理后實現“綜合回用”;在糯扎渡、苗尾、功果橋電站建設了垃圾填埋場,其他電站采用與地方合建或外運處理;各項目建設中施工粉塵、噪聲、廢油、廢氣處置均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功果橋、小灣、糯扎渡、景洪電站先后被國家能源局評選為中國美麗電廠。
走出去,把綠色企業形象帶出國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瀾滄江公司在多年經營中形成了“跨流域、走出去、大中小并舉、國內外協同”的發展格局,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踐行者。在電站走出去的同時,瀾滄江公司堅持環保工作和綠色企業的形象也要帶出去。
桑河二級水電站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和柬埔寨能源建設的重點項目,已于2018年10月21日實現機組全部投產發電。
為滿足洄游魚類通道需求,維持電站區域魚類多樣性,盡量減緩工程對河流生態健康的影響,在項目BOT協議、環評報告及柬埔寨政府均未要求修建配套魚道工程的情況下,瀾滄江公司主動投入約150萬美元,增加魚道工程建設,樹立了中國企業的良好環保形象。此舉得到了柬埔寨首相洪森以及各級政府和柬埔寨新聞媒體的高度贊賞。
糯扎渡——水電綠色發展的印跡
植根可持續發展理念
華能糯扎渡電站是國內水電項目規模最大的工區之一,構建和諧電站,奉獻綠色能源,是華能糯扎渡電站的永續發展目標,也是華能糯扎渡電站的人文境界和文化追求。華能糯扎渡電站自籌建以來,生動踐行著“綠色發展”理念,走出了一條水電開發與生態環保并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綠色發展之路。
按照瀾滄江流域梯級電站規劃,糯扎渡電站啟動綠色水電規劃方案研究并認真組織實施,堅持“環保優先”先進理念開展規劃環評工作,做好環保、節地、節材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減小和避免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為提升環保效果,電站通過水土保持、邊坡治理等措施,加強施工全過程環境保護,始終做到“開挖到哪里、擋護到哪里、綠化到哪里”。
歷經年復一年的努力,工區栽植行道樹12850株,植被自然恢復45萬平方米,工區綠化面積達1698.47萬平方米,僅在占地27萬平方米的生產管理營地內就有14萬平方米的綠地面積。
當年,施工邊坡怪石磷峋無法種植,工作人員就一簸箕一簸箕地抬土,用人工回填的土辦法,造出一塊土質松軟浸透汗水的綠地,F在,電站右岸壩肩陡峭的邊坡上開滿了爭奇斗艷的散尾葵、黃葉假連翹、紅花羊蹄甲和三角梅。兩岸山體上綠樹成蔭,早已分不清楚哪些是原來的老林,哪些是新生長出來的樹苗。形成以兩岸主要道路向核心區的綠色輻射帶,沿途芳草芬菲、花香鳥語、蜂飛蝶舞,優美的環境把糯扎渡深山裝點得格外詩意,洋溢的和諧與美好使人流連忘返!盎▓@式電站”是對電站工區最貼切的描述。
為珍稀植物“活化石”安家
施工人員在左岸尾水出口開挖邊坡時,發現一棵置身開挖面上的百年古榕樹。為了保住這棵古樹,施工人員用挖掘機小心地從樹根四周掘土,保護好大樹根須,連夜對古樹的枝椏進行修剪,現挖坑種植,將大樹移栽進新家。如今,在電站永久大橋上游,古樹挺拔茂盛。
2008年,電站建立了規劃占地100畝的珍稀植物園,以植物學、遺傳學、引種栽培學等原理和方法為指導,在生產管理營地采取遷地保護措施對篦齒蘇鐵、寬葉蘇鐵等12種數百棵古老的珍稀植物加以保護。
針對工程淹沒區域涉及的珍稀植物種子資源,電站委托普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進行育苗種植研究,不斷豐富和完善物種基因庫。疣粒野生稻屬于國家二級保護的古老瀕危植物,它不僅是開展水稻遺傳育種的物質基礎,也是糧食生產發展的寶貴財富,具有巨大的基因利用價值。2011年,電站開始下閘蓄水,工作人員在庫區淹沒區發現了它,并小心翼翼地把它移植了回來。使疣粒野生稻在優越的溫室里健康成長,一個小型的優良基因庫就此落地生根。
國內首家企業獨資的動物拯救站
電站在建設過程中,不惜投入大量財力,建立了國內首家企業獨資的動物拯救站,開展周邊瀕危野生動物救助。蜂猴、鱷魚、黑熊、白鷴等各類野生動物在這里得到了救治。這些被收救的受傷動物,有的是森林公安從偷獵者手中救下的,有的是被當地農民發現的,有的則是電站建設者從餐廳老板手中買的,目前已先后暫養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共計100多只。
2013年2月,拯救站收養了一對來自電站庫區的雙胞胎黑熊兄妹,并從普洱市林業局聘請了3位懂得黑熊養殖技術的專職工作人員一直精心照料至今。現在,這對當時才3個月大的黑熊寶寶已經茁壯成長為“熊大、熊二”了。
拯救站不僅幫助收救的動物野化馴養,還設有動物野化區,組織普洱市林業局、畜牧局等單位對站內收救暫養的動物進行疫病檢查,選擇了部分體質較好的動物進行了野化訓練。2011年5月,通過對糯扎渡自然保護區實地深入考察,選擇了食物、水源、植被保護條件好、人為活動影響小的區域,將1只黑熊、3只蜂猴、7只獼猴、1條眼鏡蛇、1條黑眉錦蛇、1只朱頸斑鳩、1只夜鷺放歸大自然。
保護瀾滄江“土著魚”基因
高壩大庫改變了魚類的生存環境。為減少水庫下泄低溫水對河流生態和魚類繁殖的影響,電站在進水口工程建設中,增加投資2.4億元,采用疊梁門方式率先實施電站分層取水方案,大大改善了下泄水溫,滿足了對下游河道魚類產卵的需求。
電站委托權威機構開展瀾滄江土著特有魚類馴養、繁殖、育苗和人工放流,為瀕臨滅絕的土著特有魚類打開生存之門。
2012年7月,瀾滄江土著特有魚——巨魾的人工增殖技術取得成功。據增殖站站長陳金生介紹:國內外現今還沒有關于巨魾成功實現人工繁殖的案例和文獻,這意味著糯扎渡電站魚類增殖放流站巨魾人工繁殖在全世界范圍內首次獲得成功,消息震驚中外。兩年后,同是土著魚的叉尾鲇也在這里成功實現人工繁殖。
隨著土著特有魚類人工繁殖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國結魚、中華刀鲇也在人工增殖后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繁衍。自2010年以來,電站連續9年增殖放流叉尾鲇8 萬尾、巨魾6.5萬尾、中國結魚1萬尾,開創了由企業自主實施珍稀魚類人工繁殖放流的先例。
2013年~2019年期間,電站共開展10次庫區增殖放養活動,投放瀾滄江土著特有魚苗種37萬尾,常規魚苗種600萬尾。 飛若力
構建瀾滄江上的和諧水電
位于瀾滄江下游的景洪水電站于2003年籌建之初就致力于改善電站周邊的生態環境,堅持“構建和諧水電,奉獻綠色能源”的發展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環保工作,最大限度減少電站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堅定地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
因水庫范圍內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洪電站在建設與運行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周邊生態系統的保護。在電站庫區分布的珍稀植物有33種,在水庫蓄水過程中,通過采取移栽、采種育苗等措施,保護可能受淹沒影響的珍稀植物和國家保護植物。對于不能移栽到保護點的國家保護植物,就近移栽到水庫周邊。在庫周及施工區,設立5個植物遷地保護點、2個植物繁育基地(苗圃)和珍稀植物園,最大限度地保護庫區生態的可持續性。
在景洪電站珍稀植物園,共遷地移植植物19種,約1500余株。其中,珍稀植物、瀕危植物16種,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云南蘇鐵和蓖齒蘇鐵,二級保護植物金毛狗、合果木、土沉香、黑黃檀等,三級保護植物番龍眼、榆綠木、雞毛松、箭根薯等。水庫淹沒線以上就地移植植物500余株,苗圃培育種苗近萬株;納板河流域自然保護區管理所遷地移植植物74種3500多株,珍稀植物繁育基地,培育種苗24種35000多株,移植珍稀植物24種1200余株。景洪電站日常巡檢持續關注這些珍稀植物生長態勢,在精心維護管理下,各遷地植物長勢良好。
景洪水電站庫區是當地主要的水源地。自建成投產以來,景洪電廠一直將庫區漂浮物清理及水質保護作為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常抓不懈。2010年,電廠水庫被景洪市人民政府設立為“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發電至今,先后共投入1000多萬元,累計完成壩前漂浮物清理并按標準處理渣料約40余萬方,有效保障了城市水源地不受污染,水質潔凈。同時在城市取水口前增設攔污漂,有效保持了水面環境的清潔,保障了景洪市城市取水水體水質安全。每年投入40多萬元,委托具有監測資質的單位對水質情況及泥沙含量開展連續觀測,使得城市水源地水質常年保持在國標二類水質標準。無論電站建設者還是運行管理者,他們用實際行動,兢兢業業地履行著保護庫區環境、保護一江水質、保障下游百姓生產生活用水的責任,努力讓這一江碧水永遠清澈、潔凈。
時至今日,景洪電站這座具有發電、防洪、旅游、航運等綜合效益的綠色電站,一座集華能瀾滄江水電文化、亞熱帶雨林文化、西雙版納民族文化為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電站,向社會展現了華能瀾滄江“綠色電力”的企業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