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洋口風電母港核心功能區已經完整呈現在世人的面前,在兩臺800噸龍門吊之下,一臺1550噸的風機單樁即將出行,到此,經過4年的建設,小洋口風電母港將為如東的風電產業裝上騰飛的翅膀。
風電母港地處如東海上風電場的核心地帶,距黃沙洋天然深水航道僅2.5km。自2016年施工至今,已完成基礎配套投入超20億元,建成挖入式港池、碼頭作業區、海力生產區及堆場,并安裝有2臺800噸龍門吊及相關起重設備,大大降低了風電產業大重型設備運輸、安裝、施工的成本。
沿海經濟開發區建設和生態保護局副局長辛偉峰指著堆場東邊的龐然大物告訴記者:“這個是風電上最大的單樁1500多噸,我們已經生產了第一臺套,即將使用風電母港進行出運,下一步,風電母港即將交工驗收,進入試運行階段,我們目前也正在與相關的專業公司進行合作交流,下一步委托專業的港口運行公司進行生產的運行管理。”
近年來,沿海經濟開發區緊緊圍繞如東縣委、縣政府關于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的要求,立足自身產業資源優勢,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現代化沿海新城”為總目標,依托如東特有的風電產業和港口航道優勢,大力推進小洋口風電母港載體平臺建設,積極圍繞海上風電全產業鏈進行布局發展。目前,小洋口風電母港已列入南通市港口規劃。
辛偉峰說,小洋口風電母港從2016年施工建設,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整個母港核心功能區的打造,包括直立式護岸和港口機械的安裝,再加上生產制造區的廠房投資建設都已經全部完成,目前我們風電母港安裝了兩臺800噸的龍門吊和兩臺40噸的門座起重機,小洋口風電母港目前整個出運的水深平均達到7米,風電施工和出運的船舶可以滿足5000噸的船舶全天候的出運。
風電母港建成后,將直接為中廣核集團公司等4家風電企業在沿海經濟開發區投資超10億元項目提供優質服務,這4家風電場總投資200億元。風電母港的建成能有效解決過去小散碼頭運輸效益低下、資源浪費、環保問題突出、安全隱患叢生的問題;另一方面,能滿足如東縣海上風電場建設逐步邁向“深!,單機功率不斷“提量”的需要,補足風電重型設備出運難的短板。同時,沿海經濟開發區以風電母港建設為引領,為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如東分公司提供優質的海上運輸服務,積極布局風電配套產業的發展,逐步延伸風電研發、制造、運維、安裝等產業鏈條,形成風電產業安裝配裝基地、運行維護基地、科技研發和風機檢測等全產業鏈基地,全力打造江蘇沿海首屈一指的全產業鏈風電產業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