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自助取紙、自動感應開合,最神奇的是,如廁后不用水沖,本市首座“無水智能生態公廁”在奧林匹克公園已投入使用。
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3號安檢口,一大一小兩處藍墻灰底的嶄新公廁已經投用,不僅視覺效果清爽利落,而且相較以前的傳統公廁,也幾乎沒有難聞的味道。記者從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了解到,該管委會9月率先引入“無水智能生態公廁”,并于10月22日在奧林匹克公園3號安檢口投入使用。據測算,一座無水智能生態廁所每年可節約用水1000余噸。
奧林匹克公園3號安檢口是游客團隊出入口,瞬時客流量大。根據游客分布情況,公園管委會也在不斷優化衛生間點位布局,新啟用的新型公廁可同時容納25人,加上以前的16個移動廁位,將更大程度滿足游客需求。
以前無論使用傳統的沖水公廁或泡沫式公廁,都需要將糞便沖到底層的容納箱,再每天抽走處理。而“無水智能生態公廁”則采用新一代生物降解技術,通過生物填料,對排泄物進行收集并加以分解,具有零用水、零污染、無臭味等優點,降解物可做有機肥料。
衛生間屋頂及外墻采用NEU新型隔熱防火材料,確保冬季保溫、夏季防火防燙。顏色根據園區整體建筑色調,采用藍色與灰色相結合。為有效區分如廁人群,減少游客排隊時間,衛生間設置為兩部分,主體部分為男女蹲廁,共設置9個廁位;旁邊另設男士小便間和家庭衛生間各一處,內設馬桶、洗手池、尿布更換臺與無障礙扶手,方便攜老人、兒童出行的家庭使用。
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5A級景區,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近年來持續提升衛生間等服務設施水平,已達到“數量充足、干凈無味、使用免費、管理有效”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