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 讓“世界工廠”留住濃濃鄉愁 |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19/10/18 7:49:22 用手機瀏覽 |
水道縱橫、堤綠水清、游人如織……位于東莞麻涌鎮的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正在成為珠三角腹地一個“網紅”新景點。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個污水橫流,令當地居民頭疼的“大臭水塘”。
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市花了18個月時間治理華陽湖,又花了6年持續改善周邊環境。如今,昔日污染企業林立、河水發黑發臭的華陽湖周邊,各種漂亮的綠植生長起來,高端制造業、旅游、商業綜合體也紛至沓來。
麻涌鎮,這座距離廣州僅一河之隔的小鎮,是典型的嶺南水鄉,由于河涌密密麻麻,故以“麻涌”命名。約91平方公里的鎮域面積中,河道72段,長達151公里。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曾是魚米之鄉的麻涌,做起了水上“生意”:靠水文優勢,化工、電鍍、漂染等高耗水、高污染企業,沿著華陽湖周邊水系建立起來。戶籍人口僅8.4萬多的麻涌鎮,總共有20多萬人口工作、生活。
產業配套建立起來了,華陽湖和當地大部分村民卻成了“受傷者”:周邊100多家污染企業廢水、禽畜養殖業廢水,乃至居民生活污水不少都直排河流。華陽湖水系發黑發臭,水質基本為劣V類。
從一幅幅華陽湖今昔對比圖中,仍可一瞥過去污染的觸目驚心:河流旁邊小廠房林立,河面漂浮著死禽畜等垃圾,河水發黑。
“對華陽湖的治理,其實是東莞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典型,當地生態環境付出了沉重代價。”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對林坦言。
2013年7月,當地開始對華陽湖進行治理,并投入3億元補助資金大力推進華陽湖環境綜合整治,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真刀真槍”治污,華陽湖周邊158家污染嚴重企業被關停,騰出用地近2000畝。通過系統化治污,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修復,補齊了88公里長的截污干支管,截污清源、修復水體、美化堤岸,華陽湖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水質從劣V類恢復至三至四類。2015年,華陽湖成功申報國家濕地公園,實現“華麗轉身”。
為什么要花費如此大氣力治理一個湖?“還老百姓綠水青山,這是最基本的。但更重要的是以治污促轉型,探索綠色經濟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吳對林說。
東莞豪豐環保產業園區位于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不足2公里處。產業園區內車輛來來往往,一派繁忙。在這里,143家電鍍等企業已經投產。這些企業為華為、OPPO、vivo等手機制造廠商和特斯拉、寶馬等知名汽車商做電鍍配套。
如今,東莞改變過去“小散亂”的產業配套發展模式,全市建立起7個環保專業基地。配套企業集中入園、集中生產,最大限度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生態治理也為新產業發展騰出更多的土地空間。麻涌鎮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華陽湖綜合整治,極大改善了周邊的生態環境,也吸引了一大批重大項目相繼落戶。自2014年以來,云南城投集團嶺南水鄉小鎮項目、碧桂園集團機器人智能制造等一大批重大項目落戶,總投資達325億元。
麻涌鎮曾因水鄉富庶,如今又因水環境更美、產業更優,吸引聚攏了投資。2018年,全鎮生產總值達到260.6億元,增長7.8%。從東莞經濟的“后進生”,躍升為排名靠前的“優等生”。
華陽湖整治,以治污促轉型,是麻涌鎮的生態轉型縮影,也是“世界工廠”東莞的高質量發展轉型縮影。近年來,東莞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今年上半年,東莞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1.2%,一批黑臭水體消除了黑臭,人居環境得到提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