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襄樊高新區內,隨處可見節能減排的身影:一期投資1000多萬元的湖北追日電氣新能源研發中心光伏逆變器生產線,建設如火如荼;80億元打造的節能裝備產業園呼之欲出;高新區新能源電動汽車城已初具規!
據追日電氣的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光伏逆變器生產線將于本月中旬建成,預計年發電量10萬千瓦時,可替代36噸標準煤,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多噸、二氧化硫排放量0.31噸,節能減排效果相當可觀。
近年來,高新區以優化投資結構促調整,以新技術改造推動節能降耗,以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三駕馬車”引領節能減排成功突圍。
為優化投資結構,面對高耗能項目,高新區不得不放棄。去年8月,福建一客商欲投資4億多元上馬煉鋼廠,因屬于高耗能項目,最終被高新區拒之門外。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該區先后拒絕各類“三高”項目10多個,投資總額近20億元。
節能減排的另一個殺手锏,就是科技創新。從2007年起,高新區每年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并設立專項資金,引導企業開展節能技術研發,節能減排初見成效。
大力公司研制的新型節能諧波起動電機,比普通電機節電3%以上,該產品拿下4項專利;崇赟汽車零部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柴油發動機,與普通柴油發動機相比,節油率達10%以上;五二五泵業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效煙氣脫硫循環泵,大大降低了煙氣脫硫工程成本,既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要求,又能在環保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該系列產品已廣泛運用于全國近千家電廠,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之首。同時,高新區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通過搭建集約發展平臺,實現高效節能產業集聚。
今年5月,總投資80億元的節能裝備產業園項目落戶深圳工業園,該項目定位為國家級節能裝備制造和創新發展產業基地,主要涉及鋼鐵、電力、冶金、煤炭等重點耗能行業,計劃3年內引進節能裝備制造企業30家至40家,并將建成一個國際級節能研發測試工程中心和節能重點實驗室。
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初具規模。以中大青山電動車為龍頭,該區加快推進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汽車動力、鋰電池原材料生產等相關戰略性產業鏈的形成。
目前,江蘇新日電動車、襄樊亨亞高蓄能電池及中大青山磷酸釩鋰正極材料生產基地等項目,先后落戶該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