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于10月4日下午3點59分逝世,享年75歲。張國寶是浙江人,出生于1944年11月。
1991年起,他先后擔任國家計劃委員會投資司工業處處長、國家計劃委員會投資司副司長、國家計劃委員會副秘書長,副主任等職,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委員、協助主任分管固定資產投資、外資、重大項目審批等工作。
2003年4月起,張國寶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2004年3月,擔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兼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正部級)。
2008年3月,他開始擔任國家能源局局長,是國家能源局首任局長。2011年1月,張國寶到齡卸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
張國寶曾是中國眾多重大項目的重要親歷者和主導者。在其著作《篳路藍縷——世紀工程決策建設記述》一書中,張國寶稱自己在80年代初進入國家計劃委員會工作,分管過技術引進、基本建設投資、能源交通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國防動員等領域的工作,并兼任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辦公室主任和國家能源局局長,具體負責制定了鐵路中長期規劃、船舶工業、汽車工業、鋼鐵工業、軟件產業等發展規劃,代表國家發改委向國務院匯報并實施了上千的重大項目。
這些項目包括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被稱為世紀工程的重大工程。此外,還包括中亞天然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緬原油、天然氣管道,洋山深水港的建設等。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徐匡迪為該書作序稱,上海市的長江口航道整治、浦東機場、磁懸浮列車線、城市軌道交通明珠線、外高橋(17.820,-0.05, -0.28%)電廠、寶山鋼鐵廠、漕涇化工區、外高橋和長興島造船基地、上海光源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等許多重大工程,正是在他分管這些工作期間建設的。
張國寶還曾向中央領導提出,把中國建設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建議,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并促成中國建成長江口、環渤海灣、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
徐匡迪稱,張國寶同志給他留下的印象是,總能耐心傾聽、實事求是,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即便和有的領導同志意見相左,也能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2015年初,張國寶被確診患上了嚴重疾病,幾乎已無治療希望。他隨后選擇到波士頓麻省總醫院治療。
治療期間,他頗為樂觀,曾寫歪詩:“眺望湖邊春色,病來已是一年。求醫赴美渡重洋,又已暖風拂面。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鱈魚角外水連天,飛起鷗鷺一片!
一年后,病情好轉,張國寶回國,仍對中國能源事業念念不忘。曾發表萬字長文回顧電改往事,對中國裝備產業,煤炭行業,風光新能源產業、特高壓發展都曾發表過自己的意見,并對霧霾天氣的治理有獨到見解。
他在業內的評價頗高。北京燃氣集團研究院副院長白俊評價稱,張國寶為人謙和,不卑不亢,不擺架子,態度開放,做事認真,不失風趣,和同樣級別的一些官員形成鮮明對比。他退休后退而不休繼續思考能源問題,力所能及參與討論和交流,當指出他文章中出現的個別瑕疵后,坦然認真接受,不固執不做作。雖然后來他身體欠佳,但總是盡可能抽時間回答提出的問題,盡顯長者風范。
至今,張國寶的微信簽名是:身骨雖隨歲月老,心境莫因覽物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