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企業動態 >> 正文
中化能源:以科技創新為抓手 促行業轉型發展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9/9/16 8:11:02 用手機瀏覽

中化能源作為一家科技驅動、創新成長的石油石化產業運營商及綜合服務商,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成立的中國進口公司,主要負責新中國的國際原油貿易業務,有著與生俱來的開放與合作基因。

目前,中化能源已經成長為第三方倉儲服務能力全國第一、加油站網絡全國第四的能源企業,備受業內關注。

布局產業鏈實現轉型發展

中化能源以煉化一體化業務為中心,匯聚石油貿易、倉儲物流、石油煉化、石化銷售等多項協同業務,打造完整石化產業鏈。中化能源創新與戰略部副總經理駱紅靜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完善的產業鏈配套既可以保障中化能源能夠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獲得較低的成本,又可以通過內部靈活高效的經營協同,開發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獲取較好的收益!

據了解,在原油貿易方面,中化能源依托與眾多產油國政府及其國家石油公司的良好合作關系,擁有較強的境外石油資源獲取能力,年原油長約量超過7000萬噸。在滿足國內市場原油進口需求的同時,中化能源還積極向東南亞、歐洲及北美等地區的煉廠進行轉口銷售,已成為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原油供應商。

在石油煉化方面,中化能源自主投資建設中化泉州石化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于2014年投產運營。2017年10月,中化泉州100萬噸/年乙烯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計劃于2020年6月建成投產,同期規劃建設200萬噸/年芳烴裝置。未來,中化泉州石化將發展成集3500萬噸/年煉油、340萬噸/年乙烯、500萬噸/年芳烴規模的一體化、基地化發展的世界級先進煉化企業。

在倉儲物流方面。中化能源運營、在建和負責管理的石化倉儲容量約1310萬立方米,形成了覆蓋中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區域的沿海和沿江石化倉儲物流網絡,形成了從3000噸級到30萬噸級多種規模的配套碼頭體系,是中國最大和綜合服務能力最強的第三方石化倉儲物流服務商,年倉儲中轉量近5000萬噸。

在油品銷售方面。中化能源已形成覆蓋華南、華東、華中、華北和東北地區18個省市的油品營銷網絡布局,擁有21家區域銷售公司,在建和運營加油站1200余座,配套分銷油庫60座,以靈活多樣的營銷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清潔、高品質的燃油以及滿足差異化需求的增值服務。駱紅靜說,中化能源自營的“中化石油”加油站網絡穩健發展,與法國道達爾集團在環渤海和長三角地區合資開發的加油站網絡規模不斷擴大,以輕資產模式發展的加油站網絡在中東部地區加速拓展,“中化石油”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同時,中化能源發揮國際貿易傳統優勢,不斷拓展海外成品油銷售市場,優化國內成品油出口渠道,提升中國企業在國際成品油市場的競爭力。

產業集群提升競爭實力

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壯大對于國內裝備制造、建筑建材、紡織、輕工、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等行業均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有力保障了人民“衣食住行”的需求,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2017年9月,中化集團與泉州市政府簽署了《中化泉惠石化園區開發建設框架協議》,約定共同將泉惠石化園區建設成世界級國際一流的石化專屬園區。

根據規劃,園區將建設以煉化一體化為龍頭、基礎化工為主線、合成纖維為特色、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為兩翼的中化專屬石化園區和國家級臨港石化產業基地。泉惠石化園區的發展將有力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到2020年將帶動泉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約600億元。園區的發展預期將直接創造約4萬個就業崗位。

此外,根據國內大型工業園區的開發經驗和統計數據,園區內每增加一個就業機會,在社會上相應的其它部門就增加3-4個就業機會,因此園區的建設還將間接創造約16萬個就業崗位,有力提高當地人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安定,推動區域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駱紅靜分析,中化專屬的泉惠園區有力保障了煉化產業的發展競爭力,該園區擁有較好的海岸線資源、土地資源,同時專業的園區公司在園區規劃、公用建設配套及產業落地等方面將積極發揮作用,有力地保障泉州石化的下游產業鏈延伸,建立高效、集約的產業集群共同提升中化能源的競爭實力。

“未來,泉惠園區將重點推進與國內先進下游企業、東南亞等地區優秀企業入駐合作建設精細化工、高端材料等項目。福建省的石油化工及下游終端產業發展提供有力地支撐!彼f。

技術優勢化解產能過剩

隨著我國石油消費的不斷增長,市場需求促進國內煉油產能迅速擴增,煉能不斷升高。整體來看,我國煉油行業產能過剩較為嚴重,主要表現一次加工能力過剩、煉能地域分布不均衡、煉廠平均規模較小等特點。

駱紅靜說,在中化能源看來,當前國內煉油產能的過剩是一種結構性過剩,即低端產能過剩。根據中化能源數據統計,目前國內單廠規模在300萬噸/年以下的煉能在國內煉油總產能中占比14%,500萬噸/年以下的煉能占到40%。從經濟性上看,500萬噸/年和1000萬噸/年規模的企業相比,由于前者的規模小、生產工藝技術及配套相對落后,因此生產成本中,特別是物耗、能耗水平,前者都要更高一些。

駱紅靜說:“其次,目前的產能過剩是區域性的過剩。大量的小規模地方煉能集中在山東地區,隨著油價的低位運行,地煉的平均開工率只有三至四成。這意味著大量裝置閑置,表現出了過剩!

“目前中化泉州石化的開工率接近100%。我們項目包括19套先進的工藝裝置以及配套的碼頭和倉儲設施,采用當前行業最先進的‘渣油加氫+延遲焦化+催化裂化’工藝方案,原油適應性強,常減壓蒸餾、催化裂化、渣油加氫、柴油液相加氫等裝置規模達到了國內領先,也幫助中化能源進一步實現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駱紅靜談到。

科技賦能促進協同增效

面對能源石化大宗商品行業“重資金、重運營、低利潤”的問題時,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法務部副總經理崔明洋強調,傳統石化行業正在進入轉型階段,這是行業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最大的機遇。

他說,中化能源憑借扎實的全產業鏈實踐經驗將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云計算及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與傳統石化行業深度融合,以技術驅動石化行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助力產業鏈各環節降本增效。目前,中化能源已打造集原油貿易、煉廠優化、供應鏈管理、化工品銷售、油站運營等多個數字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中化能源打造國內首款應用于煉化企業的在線優化解決方案VPMS系統(Visual Process Model System,即可視化流程模型系統)。VPMS運用線性規劃原理,打造基于平臺的煉化企業智能決策優化及執行分析系統,并實現企業相關系統的互聯,使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得到提升。

“2018年3月,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率先應用VPMS Pro進行優化測算,歷經1年多的實際應用,為泉州石化帶來顯著增效。如今,VPMS Pro已成為煉化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工具!贝廾餮笳劦健

面向未來,中化能源還將不斷拓寬且深耕產業鏈,以科學至上、開放合作的理念,致力于連接石油石化行業的每一位參與者,通過‘管理+科技’雙輪驅動提高行業格局與運轉效率,成為中國能源行業變革的引領者,為中國能源事業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寧高寧:真正可持續的核心競爭力,唯有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集中釋放 三大關鍵詞解讀2018進博會
國際節能環保協會舉辦生態科技創新驅動模式主題交流會
江西省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企業揭曉
香港科學園資金及研發平臺推介會將舉行
2009國際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大會
科技創新是電力行業節能減排重要手段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