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芯”中核造: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核燃料元件正式啟運 |
來源:“中核集團”微信公眾號 時間:2019/9/11 8:46:08 用手機瀏覽 |
隨著“一帶一路”的加速推進,華龍一號作為代表我國高端制造業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備受海內外關注。9月10日上午,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核燃料元件順利通過出廠驗收,并啟運至福清核電。這是我國核燃料產業和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建設史上又一里程碑,標志著中核集團有能力為華龍一號國內批量建設及“走出去”提供堅實的燃料保障,同時為我國建設成為“制造強國”,從“核大國”向“核強國”邁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楊長利指出,華龍一號是核電“走出去”旗艦產品,建設好華龍一號示范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中核集團的重要使命。目前,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各工程節點均按期實現,作為反應堆并網發電的關鍵核心,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首爐核燃料元件的出廠啟運,為后續工程的進展順利創造了良好條件,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希望中核建中繼續做大做強核燃料元件產業,早日實現建成國際一流核燃料元件制造基地的目標。
核燃料元件是核電站反應堆的核心部件,其質量直接影響核電廠的運行與安全,對核反應堆乃至核電站的安全可靠和經濟運行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機組設計壽命為60年,反應堆采用177堆芯設計,堆芯采用18個月換料,電廠可利用率高達90%以上。這對核燃料元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核建中自2018年11月16日啟動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核燃料元件正式生產以來,以“承擔光榮使命、制造精品核燃料”的決心,秉承核安全至高無上的安全理念,聚焦“零破損”的質量目標,優化流程、強化管控,堅持精益生產管理。此次任務是中核建中承制的最大批次的首爐元件生產任務,產品品種多、數量大。至2019年8月,圓滿完成了全部核燃料元件的生產任務,創造了中核建中從新產品開發到新產品生產完成所用最短時間、最快紀錄,且各項指標均優于技術要求。
國防科工局、四川省委、宜賓市委市政府、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中國核電、核動力院、核電工程、福清核電、中核運行、漳州能源、中核北方、川渝聯絡部、西部新鋯、CAST、中國鐵路成都局、中核建中等單位240余位領導、專家和代表參加了出廠驗收暨啟運儀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