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地方動態 >> 正文
國內最大的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生產線在廣州落地
來源:廣州日報 時間:2019/5/5 11:02:37 用手機瀏覽

國內最大的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生產線在廣州落地,第一代膜電極產品已經發布。

新能源車年產能達30萬輛,電動公交車投入規模居世界城市前列,全國首家燃料電池膜電極產業化項目正式建成,廣州正打造“中國氫谷”……記者從廣州市工信局獲悉,“十三五”以來廣州市出臺系列政策,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八大新興產業之一的節能和新能源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對促進經濟增長、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美麗廣州的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廣州市節能和新能源產業增加值547.53億元,規模穩步提高,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電動公交車投入規模居世界城市前列

目前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產能已達30萬輛/年,全年廣汽新能源產銷超過2萬輛,同比增長4倍以上。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不斷攀升。2018年廣州市新增新能源汽車73160輛,保有量達到134041輛,同比增長165%,占全市機動車保有量257.33萬輛的5.2%,占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61萬輛的5.1%。推廣規模緊隨上海、北京、深圳之后,車輛累計行駛里程超30億公里。

廣州全面實現公交電動化。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計推廣應用純電動公交車11225輛,超額完成超過1萬輛的原定工作目標,電動公交車投入規模居世界城市前列。全市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約2.6萬個、換電站13座,累計充電4億度。

超前布局氫能產業核心技術

目前,廣州以智慧能源為引領,發展多種新能源利用。去年9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批復廣州開發區建設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廣州超前布局氫能產業核心技術,著力發展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氫能產業,發揮集聚效應,積極打造“中國氫谷”。

3月27日,廣州鴻基創能公司舉行了“氫芯中國”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產業化項目竣工儀式和產品發布會。鴻基創能公司建設的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生產線,規劃產能為10萬平方米/年,產品功率密度達1.2瓦/平方米,為全國最大膜電極生產線。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葉思宇表示,鴻基創能是全國首家實現燃料電池膜電極產業化的企業,擁有目前國內燃料電池領域領軍人才密度最高的技術團隊。

據悉,在廣州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調下,該項目一方面加緊完成廠房裝修和設備訂制、安裝、調試,另一方面創造條件與國外企業合作,加快產品測試驗證。鴻基創能的生產線建設與產品測試驗證、完善幾乎同步完成,于是有了竣工與產品發布同時呈現的“壯舉”。

同時,黃埔區依托省級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運營示范區建設,引進了加拿大工程院葉思宇院士,牽頭聯合廣州氫豐能源、鴻基創能、雄川氫能等公司籌劃建設氫能創新研究中心,開展燃料電池用低鉑金催化劑、電解水制氫與車用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等關鍵技術研發創新。

今年以來,中新知識城、廣州開發區西區建成了加氫站,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已開始示范運行。

推動新能源產業駛入快車道

評論

誰抓住了新興戰略產業,誰就有了發展新動能。以節能和新能源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城市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之關鍵所在。譬如,氫能源就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零排放、效率高、來源廣、可再生”等特點,符合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推進。在節能和新能源產業方面,廣州謀劃較早、起點較高,成績不俗。

讓全社會認識并接受節能和新能源產品,壘起節能和新能源產業的巍巍大廈,要進一步夯實地基,特別是基礎設施供給。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在電池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今天,硬件設施的建設情況決定了車主們能走多遠、放心走多遠。具體來說,就是充電樁的可及性,包括鋪設數量和密度。揆諸現實,在充電樁建設方面,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充電尚且如此,對于氫能源來說,加氫站的技術含量更高、建設難度更大,無論管網建設,還是站點設置,都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支持,方能行穩致遠。

節能和新能源產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圍繞節能和新能源產業的新技術不斷涌現,這一領域的競爭也越發激烈,行業高精尖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廣州要發揮高等教育和科研機構眾多的優勢,以基礎研究為依托,以商業應用為目標,聯合海內外特別是港澳地區科學家,瞄準國內頂級水平、世界先進水平,不斷推動節能和新能源研究上水平,為相關企業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市場提供先進產品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上海奉賢區燃料電池公交首批交付
河北張家口打造全產業鏈氫能源生產應用基地
加盟廣州歐芭莎Eubazaar美妝店,迅速走向財富之路
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運營開通儀式在佛山舉行
廣州市番禺區節能減排工作成效顯著
廣州市702家企業投35億元節能減排
廣州三項舉措確保建筑工地節能環保
廣州預計5年內實現節能540萬噸標準煤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