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秘書長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到來之際發表致詞指出,水是人類最寶貴的自然資源。各國人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迫切需要為水資源的有效利用而通力合作。
潘基文表示,世界人口不斷增加,淡水消耗也隨之增加,但是氣候變化卻使冰川消融,降水更難預測,洪澇干旱日趨極端,許多地區的供水因此減少。審慎管理水資源和平衡兼顧各種需要變得十分重要。

潘基文指出,地球上大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為共有資源。世界上40%的人口居住在由兩個或更多國家共有的263個盆地之中。人們擔心可能爆發暴力爭端事件,這種擔心總是出現在關于共享有限水資源的討論中。
潘基文表示,雖然水可能促使國家之間、社區之間爆發沖突,但是過去的先例表明,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面對水資源的競爭,世界人民的第一反應是進行合作,而不是訴諸沖突。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共享的水、共享的機遇”,強調應使跨界水資源成為一種團結各國人民的力量。潘基文指出,全世界有關水的國際協定至少有300項,這些協定使在其他方面的對立方在水資源共享問題上達成共識,并表明共享的水資源將能加強信任、增進和平。政治意愿、靈活的政策、強有力的機構以及照顧各方關切的方法,將使各方在這一基礎上取得新的成就,為世界人民造福。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Achim Steiner)3月21日呼吁各國增加對于水資源的投資。他表示,如果全球每年投入150億美元,致力于實現到2015年將無法持續獲得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的人口比例減半這一千年發展目標,每年由此帶來的經濟收益可高達380億美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月12日發布的第三版《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指出,到2030年,47%的世界人口將居住在用水高度緊張的地區。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水資源缺乏,將對人口流動產生重大影響。預計將有2400萬到7億人口會因為缺水而背井離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