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四意外地將零售汽油和柴油價格提高18%,冒著使通脹進一步加劇的危險抑制國內燃料需求,也導致國際油價大跌。
這是中國八個月以來首次調整燃料價格,也是歷史上單次調整幅度最大的一次。消息傳出後,國際原油價格立即重挫,跌幅達每桶5美元,因為交易員認為此舉將使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的需求降低。在美國上市的中石化(SNP.N: 行情)股價飆升。

中國還將提高電價近5%,同時凍結燃煤價格,以使發電廠重新獲得利潤。
雖然印度和印尼迫于高油價的壓力,削減了燃料補貼并提高了燃料價格,但大多數分析人士之前還是認為中國政府將會維持現油價到奧運會後,以集中精力應對通貨膨脹,并避免出現社會不穩定局面。
但是,油價的飆升已經在全世界引起了抗議活動,經濟增長也受到威脅。各國均希望中國采取行動遏制油價。中國此次提高燃料價格,正是對這種壓力做出的回應。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式的舉動。它意味著中國政府已經準備好了冒著激起民眾不滿的危險,遏制國內燃料需求的增長,”倫敦RBS Sempra商品經濟學家John Kemp說。
由于擔心激起民眾的不滿情緒,中國政府同時承諾對農民、漁民、出租司機等低收入群體提供補貼。
周四夜間,油價上漲的消息傳出後,北京和上海的加油站均出現排大隊現象。警察在北京的一座加油站監視情況。
仍低于西方價格
官方媒體周四夜間報導稱,汽油和柴油的價格將從午夜開始每噸上漲一千元。汽油的價格上漲16.7%,按美國度量計算相當于每升75美分,仍比美國便宜四分之一,且僅相當于英國的三分之一。中國的汽油價格自2003年以來上漲一倍,但國際原油價格已經達到2003年的四倍多。
中國同時提升航空煤油價格,幅度為每噸1,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