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南平去年水域功能全達標,空氣質量全省第一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7/4/24 14:49:55 用手機瀏覽

南平市作為福建省的生態屏障,去年境內3條主要水系水質狀況為優,水域功能達標率為100%,I~Ⅲ類水質比例為100%;全市空氣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98.5%,空氣環境質量在全省排名第一;森林覆蓋率達77.35%,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在全省前列。

優良的生態環境,源于南平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優先位置,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圍繞創建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目標,持之以恒推動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

規劃引領

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南平歷屆黨委政府秉持的理念,南平堅持綠色發展戰略,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著力發展綠色經濟。南平市重點培育現代綠色農業、旅游、健康養生、生物制品、數字信息、先進制造等六大產業,逐個產業研究編制發展規劃。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招商引資底線,嚴把新上項目準入關,嚴控礦產資源開發,近年來沒有新批一個礦產開發項目。

著力打造綠色城鄉。南平市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市建成投產污水處理廠12座,排水管道總長1018.15公里,污水處理率達88.74%,實現所有縣市都有污水處理廠;50個鄉鎮基本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南平市計劃在2020年前完成所有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成投產垃圾無害化填埋場7座、垃圾焚燒發電廠1座,全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39%,實現各縣(市、區)都有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

著力保護綠色生態。南平市主動融入全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制定出臺行動方案,推進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等試點任務。截至目前,全市有國家級生態縣4個,省級生態縣5個;國家級生態鄉鎮44個,占鄉鎮數34%;省級生態鄉鎮(街道)80個,占鄉鎮數62%;省級生態村535個,占村數33%。

綜合治理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役

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綜合整治,是解決突岀環境問題、不斷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手段。

南平積極打造“清凈水域”。近年來,實施水污染防治項目146個,對境內閩江、建溪、富屯溪流域工業污染源、農業面源、生態植被破壞和水體養殖污染進行全面整治;持續開展水源地環境整治。加強小流域水質監測,對境內113條小流域123個斷面,實行跟蹤監測。今年2月,南平打響了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攻堅戰,全面完成禁養區生豬養殖場拆除關閉工作。

在打造“清新藍天”方面,南平持續推進重點行業污染治理,開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全市火電、鋼鐵、水泥、玻璃等重點行業企業完成脫硫、脫硝。推進強制清潔生產,全市145家企業列入省環保廳重點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名單,共完成審核評估企業85家。推進機動車污染防治,建成8個機動車尾氣檢測站共14條檢測線。

南平還致力于打造“清潔土壤”,印發《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推進建陽區和邵武市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工程。出臺《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達標升級”推廣工作方案》,將轄區內157家涉危企業納入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并全面開展“達標升級”工作。今年,南平將4個項目納入“百日攻堅”危廢工程包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45億元。

改革創新

健全最嚴環保制度

南平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建立健全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

創新環保體制機制,深化環境保護責任機制改革,探索環境監管由“督企”向“督政”轉變,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建立大氣、水環境質量排名制度,每月向社會公布各縣(市、區)空氣質量排名、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等環境監測信息。

創新市場驅動機制,在全省率先探索開展碳排放權交易,投資2000萬元,完成110家重點企(事)業單位溫室氣體排放核算。

探索建立社會力量參與環保監督機制,充分利用環保網絡、微信平臺及“12369”環保舉報熱線等媒體和平臺,暢通公眾參與渠道;設立環境違法行為曝光臺,實行有獎舉報制度,鼓勵公眾監督和舉報污染環境行為。加強環保志愿者隊伍建設,努力構建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此外,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無縫銜接,健全環保部門與公檢法等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同時,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去年,全市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84件,其中涉嫌環境污染犯罪實施司法移送14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生態環境保護 法規、規章、規范性
華信博潤發力環保最頂端,專注環境保護與治理
環境保護部發布《201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沈陽實行環境保護目標考核責任制
環保部:嚴重超標企業名單移送證監會、人民銀行
“國際青少年綠色低碳實踐交流營”在廣州開幕
陳吉寧:需建立完善的體制機制推進環境保護
安徽省銅陵市“節能減排”“生態修復”兩手抓兩手都要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