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16日在濟南召開,該省環保廳、發展改革委、煤炭工業局等八個省級主管部門聚焦“工業綠動力”。
記者在當天會上獲悉,2016年山東籌資61.98億元人民幣用于實施“工業綠動力”計劃,建成2662個相關項目,支持企業、學校、醫院、養老院新建太陽能集熱項目529個,高效配電變壓器在網運行達到23%,推廣節能電機92.5萬千瓦,全年共計節約標煤79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900多萬噸。
據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提供的資料顯示,2016年山東推進鋼鐵、煤炭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建成新能源發電項目153個、新增發電裝機465萬千瓦,關停小火電機組126.7萬千瓦;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共對303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了節能評估審查,核減能源消費量74.6萬噸標準煤。
據悉,山東省能源消費總量位居中國首位,能源結構不合理,其中煤炭消費量占全國的12%。“工業綠動力”計劃2015年7月正式啟動。如今該計劃已從工業生產向社會生活擴展,“綠動力”也從太陽能向地熱能、空氣能、生物質能拓展。
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節能辦主任劉緒聰介紹說,2017年山東的動力改革將從鍋爐改造向冶金、建材、化工等行業的其他用能設備擴展;新動力的探索也將從太陽能向地熱能、空氣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拓展,制定6項地方標準,并建成能源檢測公共服務平臺。
不僅工業領域在尋求“綠動力”,住建領域的節能減排也在實施。據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提供的會議資料顯示,濟南、青島的軌道交通計劃2017年建成通車108公里,淄博等5個城市也將開工。山東還將繼續實施“氣化山東”和“熱化城市”工程,推進城市供熱計量改造及供熱燃氣老舊管網改造,推廣清潔能源供熱,計劃2017年城市管道燃氣和集中供熱普及率分別達到75%、70%。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前備受青睞的“共享經濟”助推了山東“綠動力”計劃。該省鼓勵發展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保障非機動車和行人路權,2016年全省有14個設區市、40個縣(市、區)建成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共投放了12.1萬輛自行車,設置站點5207個。
于2017年1月“登陸”濟南的一萬多輛“摩拜單車”就激發了民眾的綠色出行興趣。據摩拜單車公司公布大數據顯示,雞年春節期間共有10萬人次體驗了這款共享單車,騎行總里程達22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5.5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