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達州市出臺“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規劃指出,未來幾年,達州將以“綠色低碳”為統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質量和總量雙控,突出大氣、水體、土壤污染防治,實行“控煤、減排、壓塵、治車”等綜合措施,力爭到2020年實現PM2.5、PM10濃度明顯下降,其余指標全部達標,中心城區和各縣城空氣質量優良率持續提升。到2020年,達州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持續減少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力爭實現PM2.5、PM10濃度明顯下降,提升中心城區和各縣城空氣質量優良率。
以獎代補削減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將以城市建成區為重點區域,通過實行“控煤、減排、壓塵、治車”等綜合措施,力爭全面改善空氣質量。
嚴格控制新建燃煤鍋爐。城市建成區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2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新建每小時20蒸噸以上的燃煤鍋爐同步配套脫硫脫硝設施,新建鍋爐全部嚴格執行排放限值要求,F役源必須實施清潔能源改造、深度治理,整治后仍不能達標排放的堅決淘汰。
加快市域內工業企業脫硫、脫硝、除塵升級改造。對重點企業加大監督管理,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SO2、NOX、煙粉塵實現穩定達標排放。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推進已達標排放的重點企業實施深度治理,繼續削減SO2、NOX、煙粉塵排放總量。到2017年底,市轄區內的燃煤發電機組全部完成煙粉塵設施升級改造,除循環流化床鍋爐以外的運行燃煤發電機組須安裝脫硝設施,全市20蒸噸/小時及以上的燃煤鍋爐完成脫硫設施建設。
推廣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出行率到25%。建立健全機動車環保檢驗、維修、監管體系,與全國同步執行國家階段性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機動車環保檢驗率達到80%以上。實施“黃標車”限行,2017年底前,全面淘汰全市2005年以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全面執行《達州市促進天然氣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實施方案》,大力發展CNG、LNG汽車。
到2020年基本消除場鎮生活污水直排現象
全面清理各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內的違章建筑、排污口、生活垃圾。對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進行全面整治,清理保護區內種植、散養、亂倒垃圾等違法行為,對沿河村落、農戶、農家樂建設截污管道和簡易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建成中心城區第二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5萬噸/日,新建截污干管9.4千米,解決城市新組團張家壩片區、三里坪、翠屏山、小河嘴、西南職業教育園區、楊柳埡、長田新區及南城部分片區的居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實施縣(市)城市污水處理廠擴能項目,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達州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0%、80%。繼續推進鄉鎮污水處理站和村鎮微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到2020年,基本消除場鎮生活污水直排現象。到“十三五”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率提高到30%。
劃定各縣(市、區)畜禽養殖禁養區范圍。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引導發展規;笄蒺B殖,逐步取締散養,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全部實施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到“十三五”末,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率達到80%。
全面推進明月江、流江河、任市河、東柳河、銅缽河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力度,制定整治計劃倒排時間表,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科學措施,杜絕“調水沖污、引水釋污”,確保標本兼治。2017年底前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通過改革,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不同主體功能定位區域實行差異化績效評價考核。
全面落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建立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重大決策終身追究及責任倒查機制,對造成生態環境、資源嚴重損害的,不予提拔或轉任要職,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離任后出現重大生態環境損害的實行終身追責。同時,貫徹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落實環境損害賠償方面的法律制度、評估方法和實施機制,推進環境損害鑒定納入司法體系,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對重特大污染事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