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資料圖片
一臺設備,可以“取代”占地上千平米醫院潔凈室配液中心,實現醫院潔凈室全部功能。更妙的是,工程產品化、模塊化的技術可以在工廠全部生產、組裝完成,建造成本更低,真正實現節能環保——這是四川川凈潔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創新,如今借助綠色產業發展的東風,銷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
節能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產業“頂層設計”——《成都市“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初稿已經完成,很快就將出爐。記者獲悉,到2020年,成都將建成中西部一流的國家級節能環保產業基地,重點發展節能環保裝備制造、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服務業,構建“一主三輔”的產業布局。
借力綠色產業機遇
企業銷售每年增長30%
“我們將傳統用工程模式完成的潔凈室,變成了可移動、撤卸安裝簡便的標準化產品,運行、使用費用不到工程模式下潔凈室的1/100”四川川凈潔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崔靜濤告訴記者,科技創新加上產業機遇,目前公司銷售額每年增長30%以上。
2016年7月,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成為國內潔凈室凈化產品掛牌第一股。
來自市經信委的數據,2016年1-12月,全市節能環保規模以上企業313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93.7億元,同比增長7.6%,實現利潤38億元,同比增長9.3%。
未來,這個數據還將有更多提升。根據即將出爐的《成都市“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成都將建成中西部一流的國家級節能環保產業基地。構建“一主三輔”的產業布局,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突出研發核心技術100項,引進國內外高端企業150戶,新增重點工程實驗室和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等20個,培育主營業務收入50億-100億元以上企業1-2戶。
構建 “一主三輔” 產業格局
成都做了哪些準備?
在即將出爐的頂層設計中,“一主三輔”成為關鍵詞。
何為“一主三輔”?“金堂為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基地,成都高新區、錦江區、成華區為服務業基地!笔薪浶盼嚓P負責人表示。
事實上,成都已經為“一主三輔”產業格局做足準備。
在金堂基地,設立了30億元的工業產業發展基金和5000萬元的項目促建周轉金。2013年,四川聯合環保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截至2016年共實施聯合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12個。同樣從2013年開始,金堂連續成功舉辦4屆“中國成都節能環保產業博覽會”,拉動節能環保投資近270億元。
在成都高新區基地,2016年新增節能環保企業20余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家;眾多節能環保項目進展順利——總投資12億元的市排水公司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提標擴能技改項目竣工投產;總投資25億元的中電國際高新西區分布式能源項目已通過省發改委核準審批,預計2017年初正式開建;中節能成都國際節能科技大廈已成功招引15家節能環保企業入駐。
在錦江區基地,眾多節能環保平臺已成型,包括錦江節能環保公共服務平臺、四川檢測分析與科研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等,四川省環保產業協會、四川省環保產業聯盟等平臺入駐該園區。
在成華區基地,成都市環亞特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餐廚廢棄物專用油水分離器,獲得國家專利,并實現產業化,并引進易特固新材料、比亞迪新能源總部、成都源景綠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眾多項目。
產值1000億如何實現?
從頂層設計到企業服務
縱觀開局之年成都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路線”已逐步清晰。
2016年,金堂基地新簽約引進久遠科技、北京林達等24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54億元;
2016年5月,“成都市節能環保產業基地產品供需對接會”舉行,12對企業簽訂采購協議及戰略合作協議,交易金額約3300萬元;
2016年6月,投資30億元的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動力電池及高端3C電子用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一期項目竣工投產,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億元;
投資10億元的中節能(成都)環保生態產業有限公司“節能環保裝備項目”預計2018年全部建成營運。
蓬勃發展背后,是行業頂層設計的高格局和企業服務的“接地氣”。
“我們希望為企業提供更細化的服務!笔薪浶盼嚓P負責人表示。比如成都召開節能環保產業行業沙龍,收集企業訴求及產業發展建議,“一對一”跟蹤落實解決。“輸血”服務上,成都為節能環保企業爭取國家、省、市財政資金,幫扶企業做大做強,“其中,為金堂縣巴莫科技動力電池及高端3C電子用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爭取國家發改委專項建設基金8700萬元;為四川合力潔凈空氣凈化裝備制造產業化等項目爭取省級財政專項資金70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