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福建省住建廳公布《福建省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十三五”專項規劃》,到2020年,我省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達100%,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5億平方米。
規劃要求,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廈門創建國家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城市,推動福州、泉州成為國家建筑產業現代化綜合試點。
未來5年我省將重點實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研究建筑能效提升路線,根據建筑的使用功能、結構及用能特征的差異性,按新建公共建筑、新建居住建筑、既有公共建筑、既有居住建筑劃分,建立能效提升指標體系。新建建筑實施更高水平的節能標準,推廣被動技術為主、主動技術為輔的節能模式,建成一批適宜在福建地區廣泛應用、具有示范效應的被動式低能耗建筑。
重點改造達不到國家現行節能設計標準的5000平方米以上公共機構建筑、2萬平方米以上社會投資公共建筑,主要改造空調、熱水、照明等用能系統和建筑外窗。今年,率先啟動商場超市、賓館飯店、高校醫院及使用中央空調系統的辦公建筑示范改造,推動福州、廈門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國家試點工作。到2020年,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500萬平方米。
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在醫院病房、酒店、學校宿舍和農村住宅中推廣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在沿江、鄰河、近海等大型公共建筑推廣應用地表水地源熱泵技術,解決采暖、制冷的部分需求。
到2017年,福州、廈門市轄區新建綠色建筑比例達到100%;到2018年,其他設區市市轄區新建綠色建筑比例達到100%;到2020年,所有縣市新建綠色建筑比例達到100%。鼓勵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公共建筑、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政府投資的公益性項目、各類綠色建筑示范工程按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評價標識。
同時,開展試點示范建設。篩選一批投資額1億元或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技術復雜、管理協同要求高的工程開展應用示范,包括大型公共建筑、地鐵、地下綜合管廊、城市綜合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