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碳排放權現貨遠期交易產品4月27日在武漢推出,當日成交量達680余萬噸,成交1.5億元。這一新型控排企業碳資產管理工具有助于彌補碳現貨市場的不足,避免配額交易過度集中、流動性不足造成的價格非合理性波動,降低履約企業的交易成本。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認為,這一有益探索為2017年建立完善全國碳市場打下了基礎。碳市場作為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綠色發展的戰略目標的有效手段。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董事長陳志祥介紹,碳排放權現貨遠期交易是為豐富控排企業碳資產管理工具,降低企業履約成本和風險的一種創新型交易產品。企業若擔心未來碳價格上漲,可提前買入現貨遠期產品。當價格上漲時,賣出現貨遠期產品獲得的收益將彌補現貨市場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這種提前鎖定履約成本,降低履約風險的特性使資金使用更趨高效,為控排企業碳資產管理提供更為靈活的交易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