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發展智慧能源促進節能減排
來源:中國節能服務網 時間:2016/4/21 15:14:19 用手機瀏覽

  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這是國務院2015年7月1日在《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確定的重點行動。目的是通過互聯網+促進能源系統扁平化,推進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節能減排。

  顯而易見,國務院提出的“互聯網++”智慧能源是一個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扁平化網絡的體系,這與全世界和中國業界的普遍共識是一致的。而這個能源互聯網+體系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能效和節能減排。

  從2010年開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開展了中國能源信息化發展的一些研究。2012年第一期成果發布時提出了“智慧能源”概念,被業內廣泛認同。而智慧能源到底是什么呢?同智慧城市、智慧鐵路一樣,智慧能源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著助力作用。但能源對經濟所具有的基礎作用,使智慧能源的影響更為深遠,與其它領域的智慧化相比,智慧能源可以說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因為城市發展離不開能源,智慧能源尤如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血脈。而能源問題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個瓶頸,目前我國還不能擺脫傳統能源束縛,所以智慧能源更加值得關注。

  隨著新一代能源技術產業和信息技術產業的高速發展和深度融合,智慧能源體系將為新興市場模式提供有力支撐。那么,經過“分層架構”以后的智慧能源體系將是什么樣子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分析研究中心苗韌表示,智慧能源體系將是一個覆蓋面極廣的“能源神經網絡”,像是能源系統的大腦和神經網絡。自上而下,智慧能源借助自身能源網絡與龐大復雜的市場結構相連接,通過信息系統平臺實現數據集中和整合,進而實現市場信息的管理與合理匹配;自下而上,智慧能源先進的信息技術,能深入到市場各終端網絡進行信息采集,有效把控市場動態供需關系,實現信息快速響應和資源有效匹配。

  “智慧能源體系是通過信息系統與能源系統的深度耦合,通過給能源系統加上‘大腦’和‘神經’,盤活能源系統中‘關鍵信息’的交互,將使運行效率產生質的變化,實現能源生產、加工轉化、傳輸配送、存儲、終端消費、回收利用各環節的系統管理和優化運行,從而促進能源安全、高效、低碳發展的全新的能源生產利用方式,對能源技術體系、運行機制、產業模式也會產生巨大影響!泵珥g說。

  可以預見,未來智慧能源產業體系將明確分工,最終實現智慧能源運行的“四化”目標。即:設備商和基礎的能源供應商一起,實現能源系統運行的自動化;市場運營商通過優化配置資源,實現能源系統運行的市場化;大數據咨詢服務商將通過數據分析和模型研究,提供最優化的解決方案和運行建議,實現能源系統決策的科學化;節能服務公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尋找節能減排機遇,實現能源系統升級改造的實效化。

  不斷激發智慧,才能推動能源革命。未來,能源系統將引入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終端(如電動汽車)、儲能技術、能源耦合技術(如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風電制熱等將日趨靈活緊湊,能源系統難度和復雜度將極大地提高,因此更加需要借助智慧能源體系來支撐、實現復雜能源系統的科學運行,所以只有將智慧能源體系的價值體現出來,積極探索出相應的市場機制,讓智慧能源體系成為市場結算平臺,與企業的綜合管理協同起來,才能進行節能減排潛力挖掘,才能實現最終的可持續發展。

  最近,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習近平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很明顯,節能優先是降成本、減少無效供給、提高生產效率和提高生產力水平的重中之重。

  如何通過能源的結構性改革,來保障中國以能源消費革命為先導,推進能源供給、技術和體制革命?就是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這五大理念也是互聯網+思維的精髓,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的能源互聯網+就是以互聯網+革命的精神在能源領域來實踐五大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家電投和中電聯牽頭發起的中國智慧能源產業聯盟在京
國家電網打造智慧能源與電動交通技術創新中心
微能源網引領智慧能源多能互補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今冬再添“煤改電”取暖居民27萬戶 河北南部電網
河北省2017年各市節能減排目標考核結果
中天鋼鐵集團兩大環保項目正式投運
《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