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已經出臺,在此前后,已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地方“十三五”規劃。從中可以看到“十二五”以來各地能耗強度降低情況,以及“十三五”期間節能目標,地方發展形勢不同,能源規劃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在此梳理了20個省份的能源脈絡,為您呈現不同地區“十三五”期間的能源發展格局。
注重清潔化 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
地方“十三五”規劃雖然較宏觀,但普遍都對能源未來五年發展作出約束性或預期性規劃。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是一致的目標。清潔化成為普遍追求的方向。
在能源結構方面,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和可再生能源占電力總裝機比例是多數省份都提及的兩個發展指標。其中,前者是約束性的、必須實現的指標。
從各省情況看,北京、甘肅等省的預期較為樂觀。到2020年,北京將建成以電力和天然氣為主體、地熱能和太陽能等為補充的清潔能源體系,優質能源消費比重力爭提至90%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比重將達8%。甘肅目前非化石能源占比為19.1%,未來五年將繼續完成國家分解任務。
江蘇、江西、寧夏等省份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標略低于15%。江蘇當前比例為8.5%左右,2020年將達到10%左右。寧夏到2020年也將達到10%。而江西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提至11%。同時,我們看到,遼寧、山東等省預期目標與15%相距更遠。
另外,青海、山西、上海等地雖未明確規劃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但在追求能源清潔化方面也提出了相應規劃。青海明確要提高綠色能源在用能結構中的比重。山西提出到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至73%。上海則明確增加天然氣供給能力,到2020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2%。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例任重道遠。但隨著我國發展動能轉換,能源需求增速放緩,結構調整獲得了難得的良機,調整將呈現加速趨勢。
節能降耗速度 北京四川領跑全國
總體來看,“十二五”時期我國節能減排形勢比較樂觀,國家下達單位GDP能耗降幅指標為16%,實際累計降低18.2%,高于預期指標。而且近五年來我國能耗強度降低呈現持續加速趨勢。
從20個省份公布的地方數據看,在單位GDP能耗降低這一指標上,8個省份跑贏全國,北京、四川以25%以上的降幅領跑。青海以累計降低10%的成績墊底。
單位GDP能耗降低幅度大于18.2%的省份有北京、甘肅、江蘇、遼寧、內蒙古、上海、四川、重慶這8個省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四川累計降低25.24%居首,高于全國預期指標接近10%。北京以25%的降幅次之。
其余多數省份均能完成國家下達的16%的指標要求,僅有青海省只實現了10%的降幅,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該省統計年鑒顯示,2014年單位GDP能耗為1.92噸標準煤/萬元,仍是我國能耗強度較高的省份之一。
從能耗強度具體數值來看,處于較低水平的省份有北京、福建、江蘇、江西、上海、浙江、重慶、海南、天津,均為經濟較發達地區。我們看到,雖然起點相近,但“十二五”時期能耗強度降低的速度卻有分化。北京、江蘇、上海、重慶的降速居前,領跑全國,經濟發展的環境效益愈加顯現。
而福建、江西、浙江、海南、天津等地降速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同時,四川、甘肅、遼寧、內蒙古等省份,原本能耗強度較高,“十二五”期間下降幅度較快,大有趕超之勢。
能耗強度的降低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經濟社會效益。國網能源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實現全社會節能量超過2億噸標準煤,占能源消耗總量的比重接近5%。粗略估算,“十二五”期間我國能耗強度的降低共節約能源近8億噸標準煤。
電力裝機清潔化比例持續提升
電力裝機是觀察能源結構的另一個維度。而各地“十三五”規劃在這一方面有更細致的描繪。
未來五年,各省電力裝機總量仍將呈增長態勢,裝機結構清潔化看點多多。同時,較發達地區外受電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2020年,北京將建成以四大熱電中心為主、區域能源中心為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電站為補充的多元本地電源支撐體系,清潔能源發電裝機比重將達100%。
福建提出到2020年,力爭全省電力裝機達到7000萬千瓦。2013年該省電力總裝機為4201萬千瓦。同時,該省提出力爭2020年風電裝機規模比2015年翻一番,加快建設寧德、福清、漳州、霞浦等沿海核電站。可以預見,未來風電、核電在福建電力裝機結構中的比重將會顯著增加。
江浙地區等經濟大省重點建設本地清潔能源體系。江蘇提出到2020年電力裝機將達到1.3億千瓦,其中風電、光伏各形成800~1000萬千瓦裝機,生物質能源裝機將達到150萬千瓦。浙江提出到2020年光伏發電達到800萬千瓦,基本與江蘇相當,風電力爭達到300萬千瓦以上,核電將達到900萬千瓦。
甘肅、山西、內蒙古等能源大省將繼續擴大電源規模,側重發展清潔能源,并提高外送電能力。甘肅提出到2020年,全省電力裝機達到7500萬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將達到60%,電力外送規模達到600億千瓦時/年。內蒙古提出到2020年火電裝機將達到1.4億千瓦,新能源裝機將達到8000萬千瓦,占總裝機的36%。對于新能源發電的消納,內蒙古提出將通過4條電力通道外送3300萬千瓦,自治區內消納4700萬千瓦。
東部地區多省提出增加外購電比重。北京提出,2020年外受電能力將達到3200萬千瓦。山東屆時接納省外來電能力將達到2400萬千瓦。天津外購電比例將達到1/3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