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在每月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建立了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多部委研究制定了8個專項配套政策文件,正在陸續印發。
趙辰昕介紹,《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兩個文件印發以來,各有關方面積極貫徹落實,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此外,趙辰昕介紹了三大重大進展情況。一是經國務院同意,建立了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和協作配合。
二是抓緊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文件。財政部、人社部、國土部、環保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質檢總局、安監總局、銀監會、煤監局等部門,圍繞財稅金融支持、職工安置、國土、環保、質量、安全方面,研究制定了8個專項配套政策文件,正在陸續印發。
三是梳理總結典型做法,為各地工作提供借鑒。近年來,一些地方和企業在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方面,探索出不少有效的做法。鋼鐵方面,杭鋼集團、攀成鋼和河北省,煤炭方面,山東能源集團、陜煤化集團,在產能壓減、轉產轉型、職工安置等方面積累了有益經驗,目前已開始推介這些典型做法,為各地推進工作提供參考。
發改委稱煤炭鋼鐵去產能8個專項配套政策文件正在陸續印發后,在接下來的兩天內,煤炭鋼鐵兩個配套文件就相繼公布,可謂速度迅猛。
據了解,4月14日,國土資源部出臺了《關于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分別在嚴格控制新增產能用地用礦、支持盤活土地資產和事實礦產資源支持政策等三個方面予以支持煤炭鋼鐵行業去產能。
這是煤炭鋼鐵供給側改革出臺的首個配套文件。
《意見一》指出,關于退出企業的土地資產,可交由政府收回,政府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后的出讓收入,可按規定通過預算安排支付退出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費用;也可由企業自行處理。
申萬宏源煤炭研究團隊認為,該項措施一方面增加了企業收入,大幅緩解去產能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一部分供給側改革過程中,人員安置資金的來源。
此外,《意見一》還規定,對退出企業按規定注銷的礦業權,已繳納礦業權價款的礦業權人可按有關規定申請退還剩余儲量對應已繳納價款。這將有利于提高煤企去產能的積極性。
緊接著,4月15日,人社部、發改委等7部門發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關于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過程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二》),對化解過剩產能推進供給側改革過程中的人員安置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業內認為,2月初國務院發布的煤炭鋼鐵行業去產能意見可以說是本輪供給側改革的統籌性文件,3月份以來包括山西等不少地方政府政策都密集出臺,但改革實質推進并不快,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有關的配套政策,具體到各省以及煤企缺乏執行的細節。這兩個文件將對供給側改革實質推進有所幫助。
隨著煤炭鋼鐵去產能逐漸深入,這8個配套文件被認為是去產能能否具體實施的關鍵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