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省全社會能耗增長4.5%,單位GDP能耗下降3.2%(初步審核數),全社會節能降耗目標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增長4.1%,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7%,較上年同期收窄2.5個百
分點。在統計的40個大類行業中,32個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實現下降。
一、2015年全省節能降耗情況
1、六大高耗能行業單耗二升四降,化工行業拉動規上工業能耗增長
六大高耗能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平均下降2.7%,其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分別增長11.8%和18.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
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25.0%、20.2%和30.5%,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5%。
2015年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制造業能耗同比增長45.3%,能耗增量588.87萬噸標準煤,占規上工業能耗總增量的177%,拉動規上工業能耗增長7.3個百分點,是規上工業能耗增長的主要影響行業,能
耗增量中327.16萬噸標準煤為今年新上項目能耗凈增量。此外,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32.1%,拉動規上工業能耗增長1.6個百分點;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增長5.7%,拉動增長0.6個百分點。
2、全社會用電增速回落,單位GDP電耗下降
受經濟下行影響,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回落。2015年,我省全社會用電量1221.7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4%,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6.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用電下降4.0%,增速回升10.8個百
分點;第二產業用電下降3.2%,增速回落9.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用電增長7.2%,增速回落3個百分點。居民用電增長5.8%,增速回落2.1個百分點。2015年,我省單位GDP電耗下降7.7%。
3、各市節能降耗情況差異較大
11個市中,除榆林、渭南外,其他9個市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超過20%的有西安、安康,分別降20.1%和20.2%;銅川、漢中、商洛、楊凌示范區、寶雞降幅超過10%,分別
降14.7%、13.7%、12.9%、10.9%和10.5%;延安降9.4%;咸陽降1.3%;榆林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上升7.3%,渭南上升2.8%。
4、規上工業煤炭消費量小幅增長
2015年我省規上工業煤炭消費量15087.13萬噸,比上年同期多消費57.80萬噸,增長0.4%。
咸陽、榆林煤炭消費量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87.23和79.74萬噸,西安、銅川減少50.23和45.7萬噸。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856.91萬噸,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64.11萬噸,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分別減少319.34和417.52萬噸,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減少60.24
萬噸,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減少23.39萬噸。
5、規上工業發電量下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上升
因全社會用電需求下降,2015年我省規上工業發電量1594.1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9%,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7.9個百分點;鹆Πl電量同比下降2.6%。
規上工業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44.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3%,其中,水力發電量增長18.7%,風力發電量增長15.8%,太陽能發電量增長162.2%。西安、咸陽、漢中、安康水力發電量分別增長24.4%
、36.6%、19.9%和17.1%;寶雞、榆林風力發電量分別增長52.0%和18.6%;榆林、商洛太陽能發電量分別增長59.8%和1622.8%?稍偕茉窗l電量占規上工業發電量的比重上升至9%,較同期增加1.6個百分
點。
二、2015年規上工業單耗下降率收窄的主要原因
我省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規上工業單耗水平直接影響全社會能源消費效率,是節能降耗工作的主要關注指標。受行業結構和單耗兩方面因素影響,2015我省規上工業單耗下降率同比收窄,行業
結構方面,2015年化工行業增加值增長22.5%,增速超過規上工業16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上升;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汽車制造業、煙草制品業等對經濟景氣狀況敏感的非高耗能行業增加值
負增長,在規上工業增加值中占比下降;高耗能行業比重上升,非高耗能行業比重下降,使規上工業行業結構向高耗能的方向變化,影響規上工業單耗增長4.3個百分點。行業單耗方面,新上煤化工項目
開工不穩定,用能監測不完善,行業單耗增長18.6%,能源工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開采和洗選業行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行業單耗分別增長14.1%、4.8%、,11.8%,拉動規上工業單耗
增長5.6個百分點。以上行業對規上工業單耗增長的拉動作用抵消掉了規上工業單耗下降因素的大部分影響,是規上工業單耗下降率收窄的主要原因。具體分析詳見《行業單耗因素與結構因素共同影響規
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強度--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分解》
三、各市節能降耗情況差異原因
經濟下行背景下,六大高耗能行業增長情況差異較大,全年各市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速度存在差異主要因為各市高耗能行業結構不同,西安市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能耗下降拉動規上
工業單耗下降;安康、銅川、寶雞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與壓延加工業能耗下降拉動規上工業單耗下降;漢中黑色金屬冶煉與壓延加工業能耗下降拉動規上工業單耗下降;咸陽、渭南、榆林化學
原料與化學制品制造業能耗增長顯著,拉動規上工業單耗上升。
相應地,四季度部分高耗能行業能耗增速回升,影響相關市規上工業單耗降幅顯著收窄。由于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能耗增速回升,銅川、寶雞、漢中規上工業單耗下降率較前三季度分別收窄6.1、4.7
和4.2個百分點。由于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能耗增速回升,西安、咸陽、延安規上工業單耗下降率分別收窄1.1、3.1和2.6個百分點。
四、對策建議
1、能源消費強度和能源消費總量雙控管理的情境下,針對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目標,應著重關注高耗能行業的增長情況和用能效率;針對降低能源消費強度的目標,一方面應關注高耗能行業的能效
水平,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單位增加值能耗水平低的非高耗能行業在規上工業中的比重。
2、鼓勵在經濟下行背景下具有增長潛力的消費型、高技術型行業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和結構節能。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做大做強高技術、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
業。
3、根據各市既有資源和行業特點、節能潛力,結合經濟發展目標,在量化核算的基礎上制定節能目標,引導地區經濟結構沿稟賦路徑向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方向發展。推進能源化工循環經
濟基地建設,實現化工產業高端化,加快實施蘭炭、電石、鐵合金等高耗能產業升級改造。
4、按照《陜西省節約能源條例》規定,督促用能單位建立和完善能源監測制度,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配備相應的計量器具和必要的檢測設備,定期對主要用能設備以及本單位的能源利用狀況進行技
術和經濟分析。加強大型耗能企業用能監測、用能管理的示范效應,鼓勵重點企業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提高用能效率,以典型企業帶動整個行業,形成行業內能效水平對標管理的氛圍。
5、完善煤炭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煤炭開發、加工轉化和使用過程的監督管理,加強宣傳使用優質煤的節能減排效果和技術經濟可行性力度,鼓勵社會使用優質商品煤。提高原煤入洗比重,進一步
推動煤炭洗選加工提質和清潔化,從源頭促進節能減排。
6、提高政府部門和企業部門量化管理的意識,加強基層統計基礎建設。越是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越需要充分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