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高層動態 >> 正文
聽李克強總理講話 展望中國電機品質提升之路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4-12 14:36:31 用手機瀏覽

摘要:4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李克強總理做了重要講話,結合李克強總理近年關于中國制造業的各種講話,我們能夠看出李克強總理為中國制造業提升指出了一條發展之路,同時也為中國電機制造的品質提升指明了發展方向。

1、關鍵詞:提升消費者信心

提升中國消費者對中國制造信心已經成為擴大內需,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之一。李克強說“現在很多民眾出國買東西,跨境電子商務也是大量進口國外消費品。”“中國制造業要經得起中國消費者的檢驗,現在不是搞計劃經濟時代,更不是短缺經濟時代,現在是多元化的選擇,所以中國制造一定要突破這個難題。李克強總理要提振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信心,支撐制造業提質增效,提升國際競爭力。

提振消費者信心是目前李總理經常提到的關鍵詞之一。

125年前,英國要求德國在英國出售的產品標明“德國制造”,以和本國的優質產品區分開來。沒想到,通過不斷的質量優化,“德國制造”如今已成為高品質的象征。有德國專家認為,隨著中國加大科研投入,“中國制造”可能走“德國制造”的道路,最終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通過德國的例子可以看出,信心并不是大眾給予中國制造企業的,而是中國制造企業必須像曾經的德國企業一樣,有理想有追求和勤奮的努力。

2、關鍵詞:工匠精神

日本哈德洛克工業株式會社,專業生產“日用品”螺母,可它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制造不松動的螺母公司。公司的創立者為了這一顆螺母,心無旁騖,專心研究了50多年才得以成功。正因為此,美國每年都要向這家只有45人的小公司訂購大量螺母,因為,這種“永不松動”的螺母非常適合用于軌道交通、航空飛行器等產品。

第二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上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質量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餍懈鳂I要向獲獎組織和個人學習,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質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費者滿意的知名品牌。工匠精神是李總理強調的又一個關鍵詞。

只有超越財富追求,才可能生產出這種充滿工匠精神的螺母。這才是目前中國企業值得深思的。

3、關鍵詞:萬眾創新

為了鼓勵萬眾創新,李克強總理將天津大學生的魯班鎖作為禮物贈送給了默克爾。讓中國古人的工匠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國際舞臺上栩栩生輝。

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第一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調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

李克強強調,要把科技與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更高層次上融合起來,既要“頂天”努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又要“立地”,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此,一要持續釋放改革這個最大紅利,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堅決破除對創業創新的不合理束縛,創新科研投入、科技管理、收益分配、科研協同和政府服務等機制,使廣大科研人員能夠自主決策、潛心研究。二要依托“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構建最廣泛的創新平臺。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使創新資源配置更靈活、更精準,凝聚大眾智慧,形成內腦與外腦結合、企業與個人協同的創新新格局。同時,通過創新監管模式營造公開公平的競爭環境。三要用好人力資源這個最豐富的“本錢”。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使創業創新者貢獻有回報、權益有保護、社會有地位,增強全社會持久創新的動力,在創業創新實踐中造就高素質的人才大軍。

4、關鍵詞:智能制造

李克強與工信部和科技部交談中強調,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是推進中國‘智’造!凹娭钦叱纱笫隆,要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十幾億人層出不窮的新鮮點子,激發市場活力,真正推進中國制造的智能轉型。

總理說:“為什么我們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跟中國‘智’造聯系在一起。智從哪里來?集眾人之智。要運用互聯網技術,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

如果說中國裝備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打”,那么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則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線”,后者恰恰與創新密切相關。李克強為“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創新思維,得到外界高度評價。美國《華爾街日報》敏銳捕捉到了中國制造業這一變化,稱“中國科技不再是山寨,創新已成主流”。

5、關鍵詞:國之重器

李克強說,工業制造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實現發展升級的“國之重器”。

李克強在中國核電工程公司考察時與6家核電裝備制造企業視頻連線,同員工互動交流,總理說,你們自主研發制造質量優、有競爭力的核電機組,是在鑄“國之重器”,為中國發展“強筋壯骨”。

李克強表示:“金融危機引發世界經濟乏力,各國都在考慮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發達國家在搞再工業化,發展中國家在繼續推進或者將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在這個時候,我們提出‘中國制造2025’,實際上是要轉型升級,要扎實推進‘中國制造2025’,努力形成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6、關鍵詞:互聯網+

李克強:用“互聯網+”打造經濟轉型升級新引擎。“我們過去常說,在信息尤其是互聯網領域,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F在,我們很可能就站在這樣一條起跑線上。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發達國家擁有更大的優勢!6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說。

“中國有近7億網民,互聯網市場巨大!笨偫碚f,“集眾智可以成大事,要充分發揮‘中國智慧’的疊加效應,通過互聯網把億萬大眾的智慧激發出來。”

李克強分析道,不僅小微企業運用互聯網平臺創新,為市場提供了新的供給,引導了市場需求,事實上,“互聯網+”也給大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我去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考察時看到,‘華龍一號’堆芯設計非常復雜,但設計中心的核心團隊只有20多個人!笨偫碚f,“原來他們通過數字化核電站設計和驗證中心,實現了異地、多專業協同設計。光是參加設計的終端就有500多個,分布在十幾個城市。參加設計的人數就更多了!這就是大企業創新,也體現了互聯網+’的力量!

李克強表示,通過改革引入市場競爭,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這是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之一。而“互聯網+”是新業態發展,更要遵循這樣的原則。

他說,本世紀初,中國加入WTO,通過10多年參與全球企業競爭,證明中國人最不怕競爭!爸袊髽I什么時候能夠在自由選擇中贏得消費者,什么時候就會真正站上全球競爭的制高點上!

李克強說:“歷史是人民大眾創造的。大眾的想法豐富多彩、充滿奇思妙想。因此,‘互聯網+’的發展,應該讓消費者和大眾來選擇!

7、關鍵詞:標準引領

“我們要打一場制造業的‘攻堅戰’,用先進標準倒逼‘中國制造’升級!崩羁藦娍偫碓4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李克強說,堅持標準引領,建設制造強國,是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改善供給、擴大需求,促進產品產業邁向中高端。

“標準和產品質量緊密相連,我們要制造高質量的產品,建設制造強國,必須有先進的標準作為支撐。反過來,我們推進裝備制造業標準化的目的,也是為了提升消費品質量,拓展國內國際市場!笨偫黻U釋二者的關系。

標準引領是實現中國工業轉型的關鍵之一。不僅要標準引領,還有標準法制化,通過對先進標準立法,引導社會轉型。這方面歐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8、新工業革命

“‘互聯網+雙創+中國制造2025’,彼此結合起來進行工業創新,將會催生一場‘新工業革命”,李克強總理在10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

如何理解李總理所說的“新工業革命”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李寧作出了如下解讀:

中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盡管在高鐵、核電等個別領域掌握著先進的生產技術,但大部分制造行業與先進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融合度不高,制造業內部的研發能力不強,缺乏核心關鍵技術。另外,中國還處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工業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等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據統計,中國2012年消費能源36.2億噸標準煤,日本消耗了7億噸標準煤,德國消耗了6億噸標準煤,而日本和德國工業產值的附加值并不比中國低。目前,中國的工業增加值率只有26.5%,73.5%是轉移到物化勞動的消耗;中國消耗了世界20%的能源,而只生產了世界10%左右的GDP,此外還消耗了50%左右的鋼材、55%的水泥及大量土地、水資源。

有差距就意味著有提升潛力,也就有技術創新和應用的空間。中國制造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需要通過“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雙創”等發展戰略舉措來彌補?梢哉f,彌補差距的過程,就是推動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過程,也是結合中國實際,創新催生新工業革命的過程。這應該正是李克強總理提出中國將會催生一場真正的“新工業革命”的深意所在。

9、李總理講話與中國電機制造的品質提升

正如李總理所言,中國電機制造業是典型的大而不強。電機是名副其實的“用電大戶”,60%以上的電能都被用于驅動其運轉。有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電機保有量約17億千瓦,總耗電量約3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總量的64%、工業用電量的75%。

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秦平給出一組數據:我國電機效率平均比國外低3%~5%,系統運行效率比國外低10%~20%。以此估算,我國電機效能若提高1%,每年可節電約260億千瓦;如果電機系統的效率提高5%~8%,每年的節電量相當于2~3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發展與咨詢部主任王琨表示,電機是一個中轉的設備,若能耗被電機所耗盡,那將給工業節能帶來重大打擊。

李克強總理將制造業比作國之重器,而電機是各行業各業的核心設備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其效率低下,使中國制造的整體效率水平降低,其大而不強的特征,也成為中國工業的典型。

李總理講“我們要打一場制造業的‘攻堅戰’,用先進標準倒逼‘中國制造’升級!边@個方法對電機制造非常適用。電機行業能效水平確實是一場“攻堅戰”,沒有捷徑,只能用先進的標準倒逼電機能效水平的提升。近年來電機行業“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13-2015年)”,“中小型三相異步電機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級”等國家標準的出臺都是這場“攻堅戰”的體現。

李克強總理還提到“集眾智者成大事”,“萬眾創新”就是要充分發揮大眾、企業的創造精神,來打破目前的各種發展瓶頸。在電機行業銅轉子技術就是我國企業創新和發展出的一條既結合中國國情,又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技術路線。

由南陽防爆集團研制、生產的采用云南銅業壓鑄科技公司提供鑄銅轉子的超高效銅轉子電機獲得了(SEAD)全球超高效電機能效大賽國際效率獎章,電機實測效率已達到IE5。這是我國電機領域取得的首個國際大獎,也代表著中國高效節能電機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超高效電機對于節能減排意義十分重大,它也極大地提升了中國電機能效水平和制造能力,采用鑄銅轉子,可使電動機能耗在原有基礎上降低15%~25%,電機效率可以提高2%~5%。如果我國現有中小型電動機的效率提高2%,每年就可節省電能消耗高達200億千瓦時,節電效果相當于3個100萬KW火電站的發電量。

正如李克強總理殷切希望的那樣,如果中國企業都能夠注重研發,注重品質,發揚工匠精神,發揮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中國制造總有一天會將德國制造的故事轉變為中國制造的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