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理事,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在“綠色金融體系:為可持續發展融資”研討會上表示,綠色金融可以成為推動中國結構性改革的一項工具,以改變目前污染性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
據馬駿預計,中國未來每年需要2萬億至4萬億元規模的綠色投資,而財政資金最多只能提供15%。也就是說,85%的綠色投資必須來源于社會資本。馬駿表示,這就是為什么必須要建立綠色金融體系,來激勵大量社會資金投入綠色產業。
發展綠色金融已成為國家戰略
據馬駿介紹,為促進更加可持續和環境友好型的增長,中國任G20主席國后推動建立了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以鼓勵各方根據各國國情特點,深入研究如何通過綠色金融提高全球金融機構的綠色化程度和資本市場向綠色產業配置資源的能力。
讓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中國發展綠色金融的歷程。2015年4月22日,人民銀行批準中國金融學會成立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據悉,經過近一年的發展,目前該委員會已經發展到130家成員單位,成員單位中的金融機構所管理的資產已經占到中國全部金融資產的65%。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首次明確了我國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的戰略和頂層設計。方案提出十幾項關于發展綠色金融的內容,包括通過貼息和擔保支持綠色信貸,發展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綠色股票指數和相關產品,發展綠色保險,明確貸款人的環境法律責任,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等。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間發展綠色金融。
2015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版)》,同月,國家發改委也針對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發布了相關指導性意見。馬駿表示,這幾個文件的發布標志著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正式啟動。
進入2016年后,綠色債券在中國的發展勢頭也十分迅猛。2016年1月,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申請的總額達1000億元人民幣的綠色金融債發行計劃已經得到批準,兩家銀行已經發行了總額為300億元的綠色金融債。近期,青島銀行也公布了80億元綠色金融債的發行計劃。此外一些非金融企業也在積極準備發行綠色債券。
構建綠色金融體系仍需政策激勵
“在我國,構建綠色金融體系雖然已經成為國家戰略,但許多工作剛剛起步,各項政策的落地尚需努力和共識。”馬駿表示,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剛剛啟動,仍缺少綠色債券認證和評級機構以及有特殊綠色偏好的機構投資者,需大力進行能力建設和宣傳推廣工作。
馬駿認為,目前發行綠色債券在成本上與其他債券沒有太大差別,未來應爭取形成更多政策合力,通過稅收、貼息、擔保等激勵措施進一步降低綠色債券的融資成本!熬G色金融體系建設還需要建立綠色企業、綠色項目相關環境信息披露體系!瘪R駿強調,只有企業充分披露環境信息,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才能夠識別哪些企業是綠色的,哪些企業是污染型的,才可能將資本有效配置到綠色產業。此外,馬駿認為目前環境信息披露還面臨著法規不健全、部門之間數據共享機制尚未完全建立、透明度不高等問題,這些都將對綠色金融體系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馬駿表示,未來中國人民銀行將研究出臺創新性的金融制度安排,激勵更多的社會資金投資于綠色產業。具體做法可以分為幾個方面:一是引導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綠色信貸機制,通過再貸款、財政貼息、擔保來支持綠色信貸,充分發揮征信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激勵和約束作用。二是發揮金融市場支持綠色融資的功能,建立和完善綠色企業債券市場,發展綠色股票指數和相關產品,創新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投融資機制,發展交易市場,推動綠色信貸證券化,發展綠色產業基金,鼓勵機構投資者投資于綠色金融產品。三是推動建立上市公司和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明確金融機構的環境法律責任,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強制性的環境責任保險制度。四是繼續推動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五是支持地方政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
綠色債券市場要健康發展,必須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盡管國中國發展綠色金融的目標很明確,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但馬駿日前在一個“綠色債券信用評級與第三方認證國際經驗交流研討會”上卻明確表示,綠色債券市場要健康發展,必須避免劣幣驅逐良幣這一問題。他認為,不管是信用評級還是第三方認證,這都是整個綠色債券信用債非常重要的部分,或者可以說是基礎性部分。
馬駿表示,“如果不能保證在市場上的綠債是真正的綠債,那未來這個信用會喪失,真正的信用企業不會發綠債,融資功能就不能得到保證,所以保證發行綠色債券的企業真正把所募集資金投入到綠色項目,這是非常重要的!彼M吹綄λ械膫家鼍G色化評級。
在馬駿看來,關鍵是要保證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募集的資金真正投入到綠色項目中去。他表示,“監管層面也需要發各種各樣的公告性指導意見,要求發債企業進行披露,這是要求,但是誰來保證執行,需要第三方機構,需要評級機構給予監督!
而第三方認證機構代表、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何琪則透露,預計未來兩三年內在綠色債券募集資金使用和最終管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相關的準則以及實踐模式將趨于標準化和具體化,這有助于提升投資者對綠色債券的信心。而第三方認證工作,作為這個具體化和標準化的重要一環,將有助于提升發行人對投資者承銷商和評級機構的公信力,降低發行人聲譽風險,期盼第三方認真為綠色債券市場發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事實上,我國目前的綠色債券發行實踐中,綠色債券第三方認證機制尚未真正建立,綠色信用評級也尚在探索中,綠色投資者群體尚處于培育期!叭绻G債評級和第三方認證搞得好的話,有助于真正綠色企業降低成本,假設能夠把不同級別的綠色量化出來,有深綠的、淺綠的、黃色的、黑色的,某種意義上可以成為債券定價的依據!瘪R駿表示,這對中國綠色金融的發展將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