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兩會閉幕 《政府工作報告》環保部分修改5處
來源:中國節能在線 時間:2016/3/17 14:20:06 用手機瀏覽

  3月1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至此從3月3日起為期14天的全國兩會全部落幕。

  據了解,大會共收到提案5375件,其中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提案417件,占9.8%。委員們圍繞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提高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的補助標準等提出了提案和建議。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擬修改充實61處,其中涉及環保的部分有:

  將“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改為“大力發展和推廣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充電設施”;

  將“鼓勵秸稈資源化利用,減少直接焚燒”改為“鼓勵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限制直接焚燒”。

  補充“劃定生態空間保護紅線,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工程”項;

  補充“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對排污企業全面實行在線監測后補充’做到獎懲分明’”;

  在“劃定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等生態系統紅線”之后,增加“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十三五”已全面開啟,對比“十二五”規劃中環保相關條款也做了不少改動:

  綠色發展力度方面,“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強化為“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

  農村環境領域,更加統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特別是污水、垃圾處理問題,“十三五”規劃指出,“堅持城鄉環境治理并重,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統籌農村飲水安全、改水改廁、垃圾處理,推進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

  在循環經濟推廣層面,“十三五”要求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改革能源體制;推進交通運輸低碳發展,提高建筑節能標準,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主動控制碳排放,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

  資源節約部分,要求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堅持節約優先,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具體來講要實現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建設節水型社會,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

  環保執法的垂直管理制度是“十三五”環保一大亮點,要求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并且健全環境信息公布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區環保機構,開展環保督查巡視。

  橫切三大領域來看:

  我國大氣環境治理目前處于三個階段中的第二階段:持續治理,但受自然的邊界條件(風速、濕度、降雨等)影響,環境質量波動。下一階段的具體措施包括:

  全面落實2013年出臺的“大氣十條”;

  結構減排;

  產業結構調整;

  控煤;

  控制汽車污染;

  治理秸稈焚燒和揚塵問題。

  2015年出臺的“水十條”部署了五大工作重點:

  堅持問題導向,著重盡快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抓好預防,解決源頭的問題;

  突出重點領域,強化治理措施;

  采用科學化、系統化、法制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方法;

  嚴格落實地方和企業的責任。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我國目前正積極推動“土十條”的出臺,主要的治理原則包括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幾個方面。而即將出臺的“土十條”也將詳查土壤污染并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重點解決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的污染問題。將從怎樣保護好未污染的土地、如何治理正在污染的土地和如何在風險管控的條件下修復已污染的土地三個方面推進土壤污染防治。

  無疑,“兩會”更加明確和肯定了下一階段將在大氣、水和土壤修復三方面的推進工作,而環保市場也將就此打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應“往前走一步”
“十三五”以來中國用水量每年未超6100億立方米
寧高寧:真正可持續的核心競爭力,唯有科技創新
曾毓群委員:推廣新能源還需加把勁兒
地方兩會熱議能源發展 水電、核電等被重點提及
“以電生火” 或將顛覆傳統燃燒方式
“十三五”去產能有望提前兩年超額完成
“十三五”裝機規劃有望上調 光伏產業迎政策暖風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