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節能環保時,明確指出,要“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 要“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
要“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是因為建筑能耗占到全社會終端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比重還在不斷提高。應該說新建建筑的綠色節能作為強制性規范,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在高達400多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絕大多數是不節能的。建筑領域的節能減排,重點在既有建筑,要對面廣量大的既有建筑實施建筑節能改造,難度是很大的。
首先,既有建筑都在使用中,幾乎不可能把人搬出來,關門停業搞節能改造,這就要求要在不影響或少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進行節能改造;其次,是改造資金的投入問題,盡管節能改造的資金投入可以通過未來節省的能源費用逐步回收,但是不同業主的投資資金的預期回報是不同的,而且建筑節能改造投資回報率偏低,還會給正常經營或多或少帶來一些麻煩。
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這個“力度”將主要來源于“推”和“幫”!巴啤钡姆矫,將會出臺更多的建筑節能的強制性措施,譬如針對能耗密度大(通常說的能耗大戶)的建筑,特別是高星酒店、大型商場、三甲醫院、機場、高鐵站等,將制訂更加嚴格的減排目標,可能會要求這類物業在整個“十三五”期間能耗下降20%。“幫”的方面,主要是繼續加大補貼措施和稅收優惠,幫助業主降低節能改造的負擔。
在改造資金來源方面,總理報告中特別強調要“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1998年由聯合國引入中國,作為節能改造的主要模型。2010年,國務院再次發文強調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動我國的節能減排事業,并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這些年的實踐證明,合同能源管理是推動建筑節能減排的有效方法,一大批既有建筑已經通過優秀的節能服務公司的專業技術和規;\作,在幾乎不影響建筑正常使用、業主無需投入分毫的情況下,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標。
在政府的有力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業主,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模型,開始了一個數萬億規模的既有建筑綜合節能改造的嶄新篇章,因此總理報告中最后指出“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由此,一批技術領先、管理出色的節能公司將在建筑節能減排領域大顯身手、大放異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