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崔丕江解讀焦化行業“十三五”規劃:節能環保助推行業綠色發展
來源:中國鋼鐵新聞網 時間:2016/2/26 15:46:08 用手機瀏覽

    2月23日,工信部產業政策司通過其2016年第一期《產業政策簡報》內部轉發了由中國煉焦協會制訂的《焦化行業“十三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據了解,《規劃綱要》是焦化行業首次出臺行業五年規劃。

    《規劃綱要》從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行業產業集中度,產業結構調整,“四新”技術應用、節能環保達標達效,以及電子商務和信息化推進等方面,概括總結了焦化行業在“十二五”期間伴隨國家經濟發展而發生的變化。

    “盡管‘十二五’期間,焦化行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總的來看,從2013年開始,焦化行業高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產能嚴重過剩、供需嚴重失衡、市場無序競爭、效益持續下滑,發展不可持續等問題日漸突出,問題和矛盾的解決已十分迫切。談及焦化行業“十三五”規劃,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說,“希望能對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為政府相關部門更全面了解焦化行業發展狀況和政策制訂提供有益參考。同時,《規劃綱要》分析了焦化行業面臨的形勢、發展趨勢和發展機遇,明確了‘十三五’焦化行業的總體目標——轉型升級、做精做強。”

    “‘十三五’時期,焦化企業要以焦炭用戶的穩定性和個性化需求為導向,以現有生產系統全流程優化、完善和提升為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以人才素質提高為根本,推進焦化企業科學、規范、清潔、高效發展再上新臺階!贝挢Ы瓘娬{。

    焦化企業必須全面評價自身的生存能力

    崔丕江強調:“面對困難的形勢,焦化企業必須對自己的生存能力和條件作出客觀、全面的評價,盡早決定企業是繼續生存下去,還是退出這個行業的可行方案!

    崔丕江指出,“十二五”期間,焦化企業生存發展和生產經營的困難不斷加重,產能嚴重過剩是最根本的原因。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焦炭產能消費為4.48億噸,而我們的產能多出了2億多噸,加之市場運行機制不成熟不完善,當前市場的惡性化競爭短期內還難以改變。然而,焦化行業不會消失,伴隨殘酷的競爭,部分企業會被迫退出不可避免。崔丕江認為,實體經濟真正到了整合分化、優勝略汰的階段,即便如此,焦化行業56%虧損面的情況下,也仍然有盈利的企業。崔丕江總結認為,這些企業基本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有區位市場優勢,二是成本控制比較好,三是資金流比較好,四是產品結構比較合理,五是運營管理水平比較高。

    對于焦化企業如何解決生存的問題,崔丕江指出:

    一是要加強產業鏈的建設,對企業自身的用戶進行重新整合選擇。焦化企業應更加注重選擇有很好誠信的用戶和合作伙伴,一定要了解和評價用戶有沒有生存能力。“他的生存能力對你的生存狀況會產生重要影響或經營風險”。同時,要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產、不給錢不發貨、低于成本不銷售的“三不”原則。切實建立起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經營機制。

    二是要推進全流程成本優化。目前,我國焦化企業在各個流程當中,基礎工作還存在相對薄弱之處,這是焦化企業降本的空間。企業要想提質增效,就必須進行全系統全流程優化。近兩年,中焦協致力于開辦全流程優化研討班,效果很好,不僅促進了焦化行業流程優化、降本增效,還解決了一些企業生產運行當中的生產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等技術與管理問題。

    三是要加強節能環保工作!笆濉逼陂g,企業的能耗指標、環保指標如何達到國家的法規要求和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是非常緊迫的問題。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法規意識,同時必須把環保設施配備齊全,保證正常運轉并達到預期效果。

    四是精細化管理和優化人才隊伍建設。現在提倡“三個創新”(即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這三個創新的實現關鍵看人才。為此,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和培養人才,還要在行業和企業中,建立起人才成長和發揮人才能力的平臺和機制,特別是干部職工做出了一定貢獻以后,一定給予相應的回報,企業的發展成果也必須與企業職工共享。對于特殊人才,要給予傾斜,體現出他的價值。此外,企業對人才的培養必須有層次,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必須是多元化的。

    五是高效經濟的環保技術的研發應用。目前,中焦協已經確定了焦化行業23家供排水治理的典型企業和9家焦爐煙氣排放治理的典型企業,進行技術和企業實踐的跟蹤,并定期進行總結。確認真正達到先進、適用、穩定、高效、經濟的效果后,將向全行業進行推廣。

    新技術助推行業轉型綠色發展

    據了解,《規劃綱要》的總體目標中反復提到,行業和企業要通過清潔化生產等措施實現綠色發展,并提出了多項具體目標。

    對此,崔丕江指出,焦化行業是安全和環保要求比較高的產業,尤其是新環保法和新安全法頒布后,對行業的約束和監督作用都明顯增強;诖,安全和環保就變成了“企業生存資格證”,不做到這兩點,長期來看,企業沒有生存空間。

    崔丕江介紹,總體看,由于我國焦化行業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應用,起步較晚、起步水平不高,與國外企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十二五”時期焦化行業“四新”技術的研發在焦爐煤氣高效利用、煤焦油深加工、低階煤利用、高附加值煤化工產品加工、換熱式兩段焦爐,以及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等的研發應用方面,切實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特別是焦爐煤氣制甲醇、制天然氣、合成氨等工藝流程、技術裝備基本國產化并在不斷完善提升;焦化行業環保的難點問題——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的成套技術和裝備已有實際工程應用。 “2015年,寶鋼湛江鋼鐵基地上了兩套煙氣脫硫脫銷裝置,已經投入運行,正在檢驗實際運行效果。不過,上一套年產100萬噸焦炭規模這樣的成套設備,一次性投資就要4000萬元左右,運行成本約600萬/年。在當前多數焦化企業處于虧損狀況下,馬上實施還很難實現。但是,從長遠看,有條件的企業還是要上這樣的裝備,才能更好地滿足環保要求! 同時,崔丕江告訴《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記者,換熱式兩段焦爐被稱為“21世紀煉焦裝備,可以將目前傳統焦爐結焦所需的18個小時,縮短到12.5小時,降低耗熱量18%,基本不產生焦化廢水,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明顯減少,是今后焦爐的發展方向。此項技術正在進行工業化試驗。2016年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將組織召開第二屆“焦化行業科技大會”,全面總結表彰行業的“創新企業”、“創新成果”和“先進科技工作者”,“相信在”十三五”期間,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將進一步推動焦化行業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

    分布式能源供給為過剩產能找到新出路

    《規劃綱要》列出了淘汰全部落后產能,焦化準入產能達70%以上,化解過剩產能5000萬噸等具體目標。

    據了解,目前我國規模以上的焦化企業有600余家,已通過準入條件的企業有376家,準入產能占總產能的51.18%。其中常規焦爐準入產能占比54.8%、熱回收焦爐產能占比91.1%、半焦產能占比7.6%.“焦化企業的生產規模、工藝流程、安全設施和環保設施都應該符合產業發展政策。對于不符合政策或者違反規定的企業,在安全環保懲罰措施、企業信貸、差別電價等方面,將有更加嚴格的約束。希望通過這些規范措施,使準入產能所占比例在‘十三五’提高到70%!

   對“化解過剩產能5000萬噸”的目標,崔丕江表示:“目前,淘汰落后產能的對象是比較明確的!彼榻B,目前機焦爐的落后產能相對較少;落后產能主要集中在我國6000萬噸的半焦產能,主要分布在陜西、新疆和內蒙等地。這部分產能從單個爐子的產能規模到配套的環保設施,都相對落后。繼續生存得不償失的應盡早退出市場,具備生存條件的必須進行改造升級。

    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崔丕江指出,常規焦爐生產氣化焦再制取甲醇、天然氣及合成油,是各地和相關的科研院所包括企業正在推進的一項工作。黑龍江、山西、內蒙古、陜西等地區的某些企業正在實施或進入啟動階段。這是焦化企業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

    同時,常規焦爐生產民用焦,替代城市居民燒原煤,也能夠解決一些果生產能和環保的排放污染問題。2015年,山西太原開始試點推進生產70萬噸民用焦,售價在670元/噸,政府補助500元/噸,到居民手里只要170元/噸。2016年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民用焦用量將超過200萬噸。如果在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范圍推廣,節能環保效果將更為明顯,對解決霧霾問題也會有所幫助。

    此外,化解產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在中小城市推廣多元化分布式能源供給。崔丕江解釋說:“比如,多數城市規劃使用天然氣,那么焦化企業生產出氣化的天然氣,若具備條件可以直接進入城市管網。邯鄲市某焦化廠,經與城市煤氣公司合作,將焦爐煤氣生產的氣化天然氣直接接入城市煤氣公司的管網,既補充了天然氣供給的需求缺口,焦化企業資源的有效利用,更減少了環境污染,這種方式應得到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崔丕江說,目前,我國的天然氣缺口非常大,無論哪個地區都還沒有做到真正的天然氣化。從我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看,多元化分布式清潔能源的供給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如果國家進一步明確相關清潔能源利用的政策和產品標準,更加開放市場準入條件,那么常規焦爐轉產氣化焦將成為當前化解過剩產能的措施之一,更成為我國提高清潔能源穩定供給的重要戰略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以電生火” 或將顛覆傳統燃燒方式
“工業園區節能環保循環產業聯盟”在寧成立
黑龍江多舉措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循環經濟唱響西博會 能源創新成主流
節能環保的最佳選擇:歐科高效鍋爐有效節能30%~50%
發展空間廣闊 湖南打造節能環保“橋頭堡”
環保技術獲業界認可 固廢資源化前景廣闊
節能環保行業 76家公司去年凈利超億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