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減排的服務機制,通過“十二五”期間的大力宣傳和有力推行,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痹谌涨芭e辦的節能服務產業年度峰會上,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主任吳道洪作了題為“‘十二五’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的專題報告。他表示,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在不斷傳播的同時,其內涵和外延也不斷的豐富和發展。
據了解,到“十二五”期末,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總數達到5426家,其中,超過80%的節能服務公司是在“十二五”期間成立或轉型開展節能服務業務,超過43萬人在“十二五”期間加入節能服務產業大軍;“十二五”期間,節能服務產業保持連續五年持續增長,是我國采用市場機制推動全國節能減排的重要力量。
工業領域是節能服務產業增長主動力
吳道洪在專題報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間,合同能源管理商務模式不斷豐富創新,節能服務公司圍繞合同能源管理的核心點,與BT(建設-移交)、BOT(建設-運營-移交)、BOOT(建設-擁有-經營-轉讓)、PPP等多種商務模式相結合,取其優勢,針對不同客戶構建最佳商務模式,得到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合同能源管理概念在環保和節水領域的引入和推廣,節能服務從業隊伍快速壯大。一是伴隨著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持續傳播和產業優惠政策的不斷發酵,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公司的積極參與,他們從能源供應、房地產、工程安裝等傳統行業向節能服務產業延伸,組建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公司。二是伴隨著企業的不斷成長、服務的不斷延伸,項目的不斷增多,企業的崗位需求也急劇增加,不斷吸納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成為節能服務公司保持核心競爭力。
吳道洪認為,“十二五”期間,工業領域仍然是拉動節能服務產業規模增長的最主要動力!笆濉逼陂g,工業、建筑、公共設施三大領域對總產值的貢獻率分別為70%、21%、9%。節能投資方向仍然以工業領域為主,建筑和公共設施領域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且單體項目投資額有較大提高,尤其是公共設施項目,如集中供熱供汽、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光伏發電等能源服務項目。
專題報告顯示,北京及東部沿海地區仍是節能服務產業持續發展的主要引擎。東部地區節能服務公司占全國總數的2/3,對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貢獻率超過70%。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不斷增加,涌現出一批引領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龍頭企業。據統計,2015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有25家,超過5億的有142家,超過1億的有286家。合同能源管理累計投資超過10億的有34家,超過5億的有112家。滬深兩市93家開展合同能源管理業務的上市公司,截至2015年底,總市值超過8100億元,節能服務總產值超過800億元。
“融資難、融資貴”制約產業發展
專題報告中指出,隨著國家政策導向的日益明晰和節能服務產業連續數年的持續增長,各類金融機構的進一步認可、各種融資手段的有機結合、節能服務公司商務模式的創新、節能服務產業內部資源的高效整合,使節能服務公司在融資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開創節能服務產業投融資全新局面!笆濉逼陂g,銀行信貸、融資租賃、企業債、上市及增發等方式融資超過1500億元。
吳道洪指出,在“十二五”的后半期,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特別是高耗能行業低迷、能源價格下降的因素影響,對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產生了不利因素。尤其是鋼鐵、水泥等行業產能過剩,開工不足、效益下滑等原因,企業現金出現問題,有的項目發生打折支付,甚至出現停止支付的現象,市場風險正在擴大。由于化石能源價格不斷下降,導致節能項目開發難度大,節能服務公司觀望情緒漸濃,明顯放緩了項目簽約和資金的投入。
“形勢低迷的背景下,節能服務產業也顯現著新的機遇! 吳道洪認為,一是耗能企業更加重視節能增效,節能的主動性和迫切性顯著提高。二是能耗企業由于效益下滑,用自有資金開展節能項目受到制約,給推行節能服務提供了擇機而入的機遇。
其次是服務于工業領域的節能服務公司融資環境更加艱難,限制了節能服務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專題報告認為,“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制約節能服務公司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節能服務的發展需要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良好的融資環境,需要各類機構的探索與嘗試。“十三五”期間,EMCA將在持續推進能效信貸、融資租賃、股權投資等方面的基礎上,加大組建節能服務產業基金、發行綠色債券、合同能源管理保險等方面的推動和參與力度,進一步拓寬節能服務公司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扶持節能服務公司做大做強,營造良好的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