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節能環保產業依托資源、能源、化工等主導產業的轉型升級,實施了一大批節能環保項目,出現了一些比較先進的節能環保企業,為節能減排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撐。但是,從總體上看,產業發展水平仍然偏低,產業內部發展不均衡,相關裝備、技術主要依賴于區外市場,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還不適應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因此,找到適合我區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模式和路徑,是加快環保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 主要模式
一是政府購買發展模式。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專業的環境服務商解決環境問題,在烏海、包頭等城市開展試點,擴大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范圍,提高采購比例,帶動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實現治理污染與引進企業、發展產業“雙贏”。
二是科技引領發展模式。內蒙古的產業結構及重化工業形成的產業規模,對節能環保技術形成巨大的需求。應依托這一優勢,加快引進國內外知名的環?蒲性核推髽I技術中心,凝聚核心科技資源,通過技術創新帶動我區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核心客戶帶動模式。指在一些大型企業或園區節能減排需求的帶動下,形成衛星式的節能環保服務產業集群。當前,我區有不少化工、電力、冶金企業和園區對節能環保服務需求較大,當地政府和園區管委會應根據企業需求,加快引進專業的節能環保企業,利用企業需求帶動產業發展。
二、 幾點建議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盡快制定出臺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專項意見,從產業發展目標、發展思路、發展方向、重點領域等方面制定更周全、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進產業快速發展。按照新《環保法》要求,進一步完善我區節能環保地方性法規和標準,完善行業能耗、排放限額標準體系,建立能效環保標準準入和淘汰制度。制定出臺我區《節能環保產業技術產品推廣目錄》,并適時更新,為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創造空間。
(二)擴大市場需求。首先,開展節能環保券補助政策試點。節能環保券是針對污染和能耗較大的中小企業而設計發行的代金券,是一種事前補貼企業、事后兌現服務的政府購買方式和需求導向的新型政策工具。節能環保券與“灑香水”的政府獎補不同,預先進行普惠制發放,企業只要在一定期限內購買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就能到政府兌現。其次,加快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內蒙古在2010年出臺了《關于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見》,目前這一模式在全區火電領域已經得到推廣。今后,要進一步擴大使用的領域和范圍,積極培育和發展一批集咨詢、設計、評估、檢測、診斷等專業的本土節能環保服務機構,鼓勵區內節能環保技術和管理水平高的重點用能單位組建專業服務公司,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
(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首先設立節能環保技術創新重大專項。圍繞提升節能環保產業核心競爭力,在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污染治理和資源循環利用領域設立一批重大自主創新專項,集中力量攻克行業發展和企業生產中的共性關鍵技術和工藝難題,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優勢的節能環保核心技術。其次探索節能環保產品與服務遠期約定政府購買制度。針對化工產業危廢處理技術、高濃鹽水處理技術等環保難題,由自治區財政廳、環保廳、科技廳委托第三方機構向社會發布遠期購買需求,通過政府購買方式確定節能環保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并在節能環保產品與服務達到合同約定的要求時,政府按合同約定的規模和價格組織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