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完成2015年降本增效任務,長鋼公司焦化廠煉焦車間一方面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一方面制定并嚴格落實各項“過緊日子”的措施,層層分解指標,傳遞壓力,努力念好鋼市“寒冬”中的“節約經”。
精打細算降能耗
“昨天出爐96爐,高爐煤氣消耗160萬立方米,氮氣使用量98立方米,噸焦電耗0.98度……”每天的早例會上,車間工藝技術員都要通報上一天的能源消耗情況。
煉焦車間根據自身實際在降低生產成本上做文章,將能源消耗作為硬指標考核。他們利用班前會和周例會,向職工介紹節能降耗的知識和方法,增強職工的節約意識和能力,同時在三個工段廣泛開展節能降耗競賽活動。熱工工段開展了“降低高爐煤氣消耗QC攻關”活動,通過清洗高爐煤氣旋塞、疏通斜道、調節空氣量和煙道吸力,達到高爐煤氣利用最優化。工藝工段在四個爐頂運行班組中開展了“降低氮氣使用量”競賽活動,通過班統計、周匯總、月結算,將氮氣消耗量與績效工資掛鉤,把氮氣用量降到最低。煙氣除塵設備是不折不扣的耗電大戶,地面除塵站風機電機是焦化廠單臺功率最大的唯一一臺6000伏高壓驅動電機,嚴格控制電機的運行時間成為節電的關鍵。除塵站職工準確地執行出焦計劃,隨時了解出爐情況,出焦作業時開啟風機,停止生產時及時關停。雖然增加了操作頻次,但節省下的用電卻讓他們樂此不疲。
自主維修壓支出
裝煤推焦車煤箱下的余煤回收料斗損壞,一直向出爐平臺上漏煤,如果聯系生產廠家維修,需要等待很長時間,還要支付大筆維修費用。對此,煉焦車間不等不靠,主動承擔任務。
此前大家都沒有接觸過余煤回收料斗,不懂得它的工作原理。此后車間便組織青年技術骨干開展難題攻關,通過查閱圖紙和相關資料,現場拆卸,對每個零件進行分析研究,逐步掌握了余煤回收料斗的機械結構原理,找出了維修的關鍵點,對料斗破損襯板進行焊接、連接口做密封處理。經反復試驗,成功修復了余煤回收料斗并投入使用。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職工們積極行動,發揮聰明才智,比如熱工工段回收報廢的焦爐煤氣下噴管,經過拆卸、清洗,用二拼一或三拼一的方法,修復組裝出20套下噴管,讓它們“再次上崗”;爐頂運行組職工把漏氣的舊風管收集起來,拆去破損的漏氣部分,把剩余部分用鋼管一節一節地連接起來重復使用,每月可少領新風管五盤。
從細節做起,從小事做起,煉焦車間不僅完成了降本增效任務,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職工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形成了人人講節約、班班比降耗的良好風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