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2015電力減排報告出爐 能源政策以低碳為導向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16/1/21 14:55:36 用手機瀏覽

  近日,中電聯與美國環保協會發布《中國電力減排政策分析與展望——中國電力減排研究2015》,全面反映了2014年度中國電力行業發展情況,分析了燃煤電廠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現狀,并提出能源法規政策體系的建立應轉為以低碳為導向。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1月18日表示,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啟動已經進入倒計時,確保明年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啟動運行。

  中電聯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總量和發電量分別達到13.7億千瓦和5.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5%和4.33%。其中,水電、核電、并網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4.47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32.6%,發電量達到1.38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24.57%。

  電力行業的排放主要來自火電,火電機組的排放則集中于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其中,2014年全年煙塵排放量98萬噸,二氧化硫排放620萬噸,氮氧化物排放620萬噸。從2006至2014年,累計減排二氧化碳共60億噸。

  中電聯預計,2015年將新投產發電裝機約1億千瓦,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14.7億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約5.1 千瓦,占比提高至35%。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4年下降69%、52%、52%。

  自2012年以后經濟進入新常態,電力從短缺轉為相對過剩,雖然電力技術水平逐步提高,結構持續改善,但在霧霾嚴重、低碳發展要求越來越高的大趨勢下,電力行業扔面臨著巨大的環保、經濟、能源結構轉型壓力,煤電開始進入超低排放發展階段。

  1月15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表示,“全國新建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標煤/千瓦時,有條件的新建機組都將實現超低排放;到2020年,全國具備條件的機組都將達到超低排放,現役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0克標煤/千瓦時!睋ぃ壳爸袊6000千瓦及以上機組平均供電標準煤耗為319克/千瓦時,同比下降2克/千瓦時。

  但超低排放的提法現存爭議,據王志軒稱,“技術路線的爭論,節能、降低污染、低碳要求之間的協同控制問題,二次污染研究及防治如氨逃逸、三氧化硫轉化率、脫硫除塵脫硝設備之間的優化協調以及監測問題等仍然待解!

  此外,中國存在先進與落后并存的巨大差異,如超低排放與散燒燃煤,“在煤炭利用方面,中國存在著最先進的煤電污染控制技術與最原始的低水平的散燒煤污染控制兩極化問題,應當從經濟投入和環境治理效果最佳的導向,解決好煤炭的利用問題!敝须娐撁貢L王志軒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快的同時,棄風、棄光、棄水問題較往年更加嚴重,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僅風電而言,2015年總共限電損失了300多億度,相當于150億元!

  而伴隨氣候談判及中國碳交易市場的推進,中電聯建議,能源法規政策體系的建立應轉為以低碳為導向。

  在1月18日舉行的中國碳市場重點行業企業高層培訓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表示,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啟動已經進入倒計時,發改委起草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去年12月已正式報國務院審議,2016年將加快推進該條例出臺,抓緊制定各項配套細則和標準,確保明年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啟動運行。

  從2013年開始,北京、上海、深圳等7個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已經啟動。蔣兆理介紹,截至2015年底,共有2000多個企事業單位被納入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4978.7萬噸CO2,成交額14.1億元。僅2015年當年配額成交量為3263.9萬噸CO2,成交金額8.36億元,較2014年同比分別增長112%和51%。

  據悉,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

  全國碳市場建立后,中國碳規模將由幾億噸變為幾十億噸,發改委氣候司測算,覆蓋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擴大至30億至40億噸。僅考慮現貨,交易額預計達12億至8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今冬再添“煤改電”取暖居民27萬戶 河北南部電網
河北省2017年各市節能減排目標考核結果
中天鋼鐵集團兩大環保項目正式投運
《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
福建莆田市“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北京確定2018年節能減排目標:萬元GDP能耗降2.5%
高校節能減排大賽玩出新花樣:廢舊電池做成隨身充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