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綠色低碳,推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結合節能和環保,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作出了這樣的工作部署。可以想見,燃煤電廠的減排和節能改造,煤炭的綠色開發,電能替代等工作將會以空前的力度向前推進, 據相關部門初步統計,2015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3.9%,實現節能約1.1億噸標準煤,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約2.7億噸,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量的比重提高到11.7%。如今在國家持續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的大背景下,傳統能源正在逐步實現清潔高效利用。
倒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進入供暖季以來,北方地區霧霾頻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燃煤污染。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曾多次表示,中國的能源消費主要依靠煤,煤在燃燒過程中產生很多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碳,還有二氧化硫、氧化氮、汞和其他重金屬,這對大氣的污染非常嚴重。在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無法大規模調整的現狀下,如何實現其清潔高效利用已成為大氣污染防治領域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
此次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促進煤炭清潔利用。
對此,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主任解洪興告訴記者,在當下,限于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煤炭并不能在所有領域都能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現在主要集中在火電行業。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家電力系統主要靠火電機組來調峰,電力行業持續推進減排將倒逼煤炭在火電行業逐步實現清潔高效利用。
數據顯示,2014年煤炭清潔化開發利用成效顯著,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平均供電標準煤耗為319克/每千瓦時,同比下降2克/每千瓦時;電力煙塵排放量98萬噸,比2013年下降31%;電力二氧化硫排放量620萬噸,比2013年下降20.5%;單位火電發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降至1.47克/每千瓦時;煙氣脫硫機組容量達到7.6億千瓦,占煤電機組容量的91.4%。
據中電聯預計,2015年電力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將分別比2014年下降約70%、50%、50%。
回顧“十二五”期間,全國火力發電節能減排水平持續提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指標已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目標。
雖然火電節能減排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是根據相關標準,煤電清潔、高效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供電煤耗約270~280克/千瓦時,目前在我國的煤電行業 中采用這種先進發電技術的比例比較低,國內燃煤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仍然處于較高的水平。
為此,去年12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之前對燃煤電廠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大幅降低發電煤耗和污染排放。
“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體現了國務院堅決治霾的決心!敝袊h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全面實施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意味著中國燃煤電廠污染治理水平有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減碳已成減排的關鍵
長期以來,電力行業都是我國能源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大戶,具有高耗能的特點。
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表示,當前電力行業節能提效水平已經很高,尤其是火電行業供電煤耗已連年下降,繼續降低空間有限,所以火電行業內部通過提高能效而創造的碳交易空間已經不大。
但“十三五”期間,如果推進全國碳交易 市場,且火電與可再生能源間可以進行碳交易的話,可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的理論依據,因為碳交易則能夠體現出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的減碳價值。
對此,國網能源研究院的相關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常規污染物已經不是制約電力清潔發展的瓶頸了,如何處理碳才是關鍵。從本質上說,節能是為了減少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之外的排放可以用經濟手段來解決。國家應建立以碳排放控制為主線的總體能源和電力清潔發展戰略。只要碳排放控制好了,常規污染物自然能夠得到控制,能源效率也能相應提高。
去年年末發布的 《中國電力減排研究2015》提出的一個建議就是:建立健全以市場為導向的減排新機制,充分發揮碳排放交易等體現能源效率的市場手段促進減排。
據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深圳和湖北7個碳排放交易試點均發布了地方碳交易管理辦法,共納入控排企業和單位1900多家,分配碳排放配額約12億噸! 其中北京在碳排放交易試點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截至去年6月30日,北京市就按期完成2014年度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權交易履約任務,成為國內率先100%完成2014年度履約工作的試點。
據相關部門初步測算,通過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北京市重點排放單位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降低了5.96%。
積極實施電能替代
電能作為清潔、便捷的二次能源,終端利用效率高,可以達到90%以上。相關數據表明,電能的經濟效率是石油的3.2倍,是煤炭的17.3倍。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每提升1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可下降4%。
然而一直以來,煤炭在中國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處于較高水平,高出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近40個百分點。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問題突出,環境承載能力已經接近或達到上限。
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表示,由于清潔能源主要轉化為電力使用,隨著清潔能源的發展,電能替代煤炭、石油是大勢所趨,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的使用將會更加普遍。電氣化水平每提高一個百分點,能源效率可提高4%左右。電能替代不但能減少污染物排放,而且還是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
據了解,電能替代方案最早由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并于2013年8月正式實施。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在電能替代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數據顯示,2013年8月至2014年年底,國家電網公司累計推廣實施電能替代項目1.3萬多個,完成替代電量643億千瓦時,相當于在消費終端減少直燃煤306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45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117萬噸。
2015年,國家電網公司繼續加大電能替代推進力度。最新數據顯示,全年共完成電能替代項目1.72萬個,完成替代電量760億千瓦時,占公司售電量比重達2.2%。
此次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積極實施電能替代工程,進一步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的消費比重。
業內專家告訴記者,目前環境污染無疑是民眾非常關心的問題。接下來隨著風電、核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電能的環保優勢將更加凸顯,不斷增加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有助于實現能源消費高效、低碳和清潔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