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即北京版的“水十條”。
《工作方案》提出,到2017年,中心城、新城的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到2020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持續保持穩定達標;地表水水體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保持穩定,喪失使用功能(劣Ⅴ類)的水體斷面比例比2014年下降24個百分點,其中,東城區、西城區水質力爭全部達到Ⅳ類以上,門頭溝區、平谷區、懷柔區、密云區、延慶區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其余各區劣Ⅴ類水體斷面數量比2014年下降60%以上;地下水質量保持穩定。
到2030年,地表水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水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恢復。
環保部一位官員指出,目前四川、福建和北京等地已經對外公開了落實“水十條”的工作方案,少數地區還在就工作方案征求意見,大多數地區已經擬定好了工作方案,等著上省政府的常務會議。
對于黑臭水體治理,北京方案要求,自2016年起,每半年向社會公布黑臭水體治理情況。2017年底前,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基本消除中心城和新城的建成區的黑臭水體。
“黑臭水體的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短期之內取得效果不難,問題在于如何防止它出現反彈!敝袊茖W院陸地水循環及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宋獻方說。
此外,《工作方案》要求嚴格保護飲用水水源和地下水。
北京市政府要求,各級政府及供水單位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轄區內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安全狀況,全過程監管飲用水安全。自2016年起,每季度向社會公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安全狀況信息。自2018年起,向社會公開各區城鎮飲用水安全狀況信息。
北京市政府將嚴格防治地下水污染。2016年底前,完成平原區地下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和分區污染防治方案編制。
宋獻方解釋,目前北京以前沒有發布過水源環境調查評估,建議這次調查評估做得精確一些,尤其是針對潛在的水源環境污染風險區。
2017年底前,完成非正規廢品回收點整治,清除非正規垃圾填埋場76處,封填廢棄機井1143眼。全市范圍內禁止新增非正規垃圾填埋場。開展地下水污染專項調查和污染溯源,進行地下水污染風險評估,自2019年起,公布環境風險大、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場地清單,并開展修復試點。
此外,北京市政府提出嚴控地下水超采。2016年底前,完成地下水超采范圍核定和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地面沉降控制區劃定工作。地下水超采區內禁止工農業生產及服務業新增取用地下水。自2016年起,全市范圍內原則上不再新增機井;2017年底前,完成機井排查登記;2020年底前,封填全市未經批準的機井,按規劃置換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機井。
|